重建医患互信
这是一个少见的、从医务人员角度描写医院“内幕”的故事。虽然很多情节我们能在日常医疗工作中遇到,但从别人口中娓娓道来,平添了很多乐趣和被理解的欣慰。《心术》能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将医务人员正常化”,着实不容易。
作家六六一向笔锋犀利,前段时间热播的《双面胶》、《蜗居》深深触动了普通市民的内心。此次《心术》创造性地使用“博客体”,来描述几名年轻医生在理想和现实间的挣扎,彻底打破了以往传统小说的写作方式,形象地表现了医务人员医心仁术、治病救人的真实一面。
《心术》以上海某医院神经外科医生郑艾平为第一人称的口吻,从他的视角看医院、看科室、看病人。郑艾平是一个拥有理想和抱负的年轻医生,但是理想往往与现实相差巨大。他和大师兄刘曦、二师兄霍思邈三位年轻医生性格迥异,共同的理想都是做一个好医生。在巨大的压力下,年轻的医生们仍在为理想拼命挣扎:郑艾平的护士女朋友小蕾因为医闹被打伤后愤然辞职,两人也因此分手;二师兄霍思邈出身医学世家,热恋的女友却遭遇娱乐圈“潜规则”,好心救治重症患者赖月金虽然手术成功,却最终没能挽救其年轻的生命;大师兄刘曦宅心仁厚,处处为病患着想,却时常招来误解与非议,自己的女儿还因肾衰竭徘徊在死亡线上。
小说中还有一位有趣的医务处长陈医生。他医术不高但情商很高,与病人沟通交流非常融洽,所以得到众多病人的信任与追捧。还有一位漂亮的外科医生“孤美人”,以前因为对病人冷漠、不苟言笑而招致很多投诉。在她自己经历了甲状腺癌手术后,因为亲身体会了病人的苦衷而性情大变,对待病人热情周到。从这些情节中也可以间接看出,其实病人对我们医生的要求并不高,他们要的是沟通。“他痛苦的时候你皱眉头,他气愤的时候你表示同情,说话的时候语气客气点,病人哪还好意思投诉你?”我想起有一个调查显示,小朋友们都知道的礼貌用语——“你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十字文明用语,在医生这个群体中却很缺失。其实,病人推开门时我们医生说一声“你好”、“请坐”,病人走时说一声“再见”,都不是难事。
据说六六分别以患者和医生的身份“卧底”上海大医院半年,试图去揭开中国医患关系恶化的根源。几个月的蹲点考察,在与医生、护士、病患等近距离接触后,六六说:“我想做的就是消融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坚冰。现在,医生形象有点儿被妖魔化了,无良医生不是没有,但大多数和你我一样,是一群有道德素养、善恶分明的人。我想,鼓励和赞美的力量远远大于批判。”
如今医患关系的紧张是因为缺乏信任,而缺乏信任又是从隔阂开始的。《心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沟通载体,呼吁多一些信任、多一份爱,把缓解医患矛盾寄托于人际信任伦理关系的重建,是一种值得推崇的方式。上海瑞金医院 朱 凡
救我!信我!
读《心术》让我听到了发自病人和医生心中两个声嘶力竭的呐喊:“救我!信我!”书中的实例真实、丰富,看书时我涕泪交流。医生挣扎着去捍卫客观,而患者盲目地祈求万无一失。两者的初衷都是为了生命,中间的桥梁却架得如此苍白和漠然。病人永远该救!纵然病人满身血迹、腥臭冲天,我们仍会奋勇前冲。“死的要往活里拉,活的要往好里治”。这就是医生的素养和本能。而医生同样是人,拯救病人的双手也是血肉柔软的!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 宣 磊
但求无愧于心
医者父母心。假如人人都能学会换位思考,那将是医疗卫生事业的春天。我常跟患者讲,医生是人不是神,没有神仙一把抓的魔力,只能做到尽心尽力,无愧于心,无愧于自己的职业。当病人病入膏肓的时候,医生也无回天之力。医生治的是病而不是命。人如灯油,当燃尽的时候,我们同样很无助。所以,我很希望《心术》这本书能帮助患者、帮助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医生的能力有限和医学的不确定性。医生尽力帮助患者,患者尽量理解医生,就不会有矛盾和纠纷了。河北省清河县坝营中心卫生院 孙先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