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眼球穿通伤;外伤性白内障;眼球摘除
眼球穿通伤是指眼球遭受外界锐器刺伤或高速射出的异物碎屑穿破眼球壁所致的眼部损伤。以儿童和青壮年多见,可引起眼内感染、眼球内容物脱出、球内异物和交感性眼炎,甚至失明,必须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2003年3月~2009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眼球穿通伤患者共87例(87眼),经采取伤口修补、白内障摘除、球内异物取出、人工晶体植入等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87例眼球穿通伤患者,男71例,女16例,年龄5~63岁,平均29岁;入院时间为伤后2~23 h。均为单眼损伤,左眼38眼,右眼49眼;其中角膜穿孔伤41眼,角巩膜穿通伤32眼,虹膜脱出、粘连14眼。51眼有不同程度的外伤性白内障。眼挫伤者伴瞳孔缘撕裂、外伤性瞳孔散大29眼,眼内容物脱出13眼,严重玻璃体混浊11眼,17眼球内异物存留。术前视力:无光感~0.15。
2.手术方法
36眼一期单纯行伤口修复并前房成形术,待伤后反应消退再行二期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51眼行一期伤口缝合+白内障摘除,7~14天后行二期人工晶体植入,其中有9例因球内异物、玻璃体增植、网脱等,白内障术后14天行玻璃体切割术。
结果
36眼一期单纯行伤口修复并前房成形术,有5例因外伤性白内障,前房变浅,甚至消失,出现恶性青光眼,视功能完全丧失;51眼行一期伤口缝合+白内障摘除,7~14天后行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无青光眼发生,保存伤后视功能。术后随访3~6个月,最佳视力达到1.0,矫正视力≥0.5者51例(57.47%),0.2~0.4者23例(44.83%),≤0.1者13例(31.03%)。其中12例中央性角膜瘢痕,15例重度后囊混浊,7例玻璃体积血,3眼黄斑出血。
讨 论
眼球穿通伤常因合并较复杂的眼前段、后段改变,而使手术复杂化,本组病例不但合并有角膜损伤、虹膜损伤、球内异物、玻璃体脱出,而且晶状体囊膜已破裂,玻璃体脱出致晶状体组织与玻璃体组织混杂引起继发性青光眼、虹膜炎等。通过对87例眼球穿通伤的处理,笔者体会如下:①对外伤性白内障,在缝合眼球穿孔伤口后,即使仅部分抽吸皮质也应尽量一期摘除,否则伤后晶体吸水膨胀,虹膜膨隆,前房变浅,容易出现继发性青光眼,形成二次视功能损害。但不主张一期植入人工晶体,因为外伤性白内障多源于眼球穿通伤,它是否同时并有眼后段的损伤,仅靠眼球CT、B超很难识别,过早的植入人工晶体可能为眼后段损伤的处理带来困难[1]。②只顾当前,不顾后期,只满足剪除脱出组织,缝合伤口完事或只顾眼前段,不顾及眼后节的做法不可取。眼前段损伤时观察通常看到的是外伤性白内障、虹膜根部断离、前房积血等,伤口位于角膜或角膜缘后5 mm的巩膜,而眼后段的损伤通常被忽略。因此,发现眼前段伤时应注意是否合并眼后段损伤[2]。如不管后节伤情如何,不适时宜的植入人工晶体将为以后的并发症埋下隐患,为后节处理造成困难。另外,只注意眼表修复,忽略伤道内口及伤道通路的处理,也会为各种并发症留下隐患。③注意严格掌握外伤性眼球摘除的适应证,不能把眼内出血形成的假性无光感、外伤性低眼压、外伤性眼前节变平等误认为眼球萎缩而误将眼球摘除。按照现代眼外伤的观点,有些眼球穿通伤病例经过两期手术治疗后,不少眼球是有望恢复部分视功能的。④对脱出的眼内组织是剪除还是还纳,处理应谨慎。涉及到睫状体的眼外伤,应该把脱出的睫状体小心还纳复位,尽量避免剪除。如处理不当,过多剪除、还纳不到位等,可为后来眼球萎缩留下隐患。⑤注意交感性眼内炎摘除眼球的指征,眼外伤后,经过正确的清创缝合,在强大的抗生素和皮质激素的应用,交感性眼炎的发生巳大大降低。但临床上因对交感性眼内炎的判断不正确而误摘伤眼的病例仍不少见,因此,建议应从严把握摘除眼球的指征。
【参考文献】
[1]何守志.晶状体病变[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3-54.
[2]马志中.眼外伤专题[J].眼科世界报告,2010,4(2): 48-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