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马凡氏综合征又名蜘蛛指(趾)综合征,临床上比较少见。发病以男性多与女性。属于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家族史。病变主要累及中胚叶的骨骼、心脏、肌肉、韧带和结缔组织。骨骼畸形最常见,全身管状骨细长、手指和脚趾细长呈蜘蛛脚样。心脏可有二尖瓣关闭不全或脱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血管方面表现为大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发育不全,主动脉或腹总主动脉扩张,形成主动脉瘤或腹主动脉瘤。主动脉扩张到一定程度以后,将造成主动脉破裂,严重者导致死亡。还可以有眼晶状体半脱位、视网膜剥离等。
【关键词】 马凡氏综合征;心电图;先天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病变主要累及中胚叶的骨骼、心脏、肌肉、韧带和结缔组织;主动脉瘤或腹主动脉瘤
1 临床资料
我们接诊了一位女性患者,26岁,主因感冒,发热,心慌气短,不能平卧一周就诊。查体患者痛苦病容,瘦高体型。 体温37.7℃,血压120/80 mmHg,呼吸27次/min。听诊心前区可听到奔马律,以及收缩期杂音,患者不能平卧。急查心电图,心肌酶,心脏彩超。心电图显示:(1)窦性心动过速;(2)频发室性早博呈二联律;(3)左房左室肥大。当时疑诊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衰竭。因正值春节放假,我们医院不能查心肌酶。超声提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有主动脉夹层瘤, 左房,左心室肥大。此患者高度近视,四肢细长,结合以上检查认为符合马凡氏病。病人有严重心衰,主动脉夹层瘤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所以必须尽快行主动脉修补术及主动脉换瓣术,于是急转上级医院治疗。随后病人做了主动脉修补和主动脉换瓣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一个月时复查心电图示,左房左室肥大,ST-T改变显著,U波增高,提示低血钾。病人自觉症状良好。之后该病人一月一次复查心电图。情况逐渐好转,心电图 ST-T改变也明显好转,仍有左房左室肥大,目前病人健康状况良好,并且已经就业。术前以及术后复查图(见图1~图4)。
2 讨论
在以往的教科书上一般都没有介绍这种罕见的疾病,我们上学时也没有听到过相关的介绍。据有关报道发病率约0.04‰~0.1‰。
马凡氏综合症的临床表现:(1)骨骼肌肉系统:主要有四肢细长,蜘蛛指(趾),双臂平伸指距大于身长,双手下垂过膝,下半身比上半身长。长头畸形、面窄、高腭弓、耳大且低位。皮下脂肪少,肌肉不发达,胸、腹、臂皮肤皱纹。肌张力低,呈无力型体质。韧带、肌腱及关节囊伸长、松弛,关节过度伸展。有时见漏斗胸、鸡胸、脊柱后凸、脊柱侧凸、脊椎裂等。(2)眼:主要有晶体状脱位或半脱位、高度近视、白内障、视网膜剥离、虹膜震颤等。(3)心血管系统:约80%的患者伴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常见主动脉进行性扩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由于主动脉中层囊样坏死而引起的主动脉窦瘤、夹层动脉瘤及破裂。二尖瓣脱垂、二尖瓣关闭不全亦属本征重要表现。可合并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乐氏四联征、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缩窄等。心电图虽然没有特异的改变,但随着病情的不同会有相应的改变,也可合并各种心律失常如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房颤、房扑等。
马凡氏综合症的诊断及治疗:马凡氏综合征的主要危害是心血管病变,特别是合并的主动脉瘤,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根据临床表现骨骼、眼、心血管改变三主征和家族史即可诊断。
临床上分为两型:三主征俱全者称完全型;仅二项者称不完全型。诊断此病的最简单手段是超声心动图,有怀疑者均可行此检查,进一步确诊则需要通过MRI(磁共振显像)。
马凡氏综合症全世界的急诊死亡率为50%。内科保守治疗者动脉瘤破裂发生率达74%,死亡率高达94%。目前对此综合症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动脉置换手术是目前治疗此类疾病的唯一有效手段 。对先天性心血管病变宜早期手术修复,对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者宜内科治疗。一旦确诊为合并有主动脉瘤或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则应视情况考虑手术治疗,因为药物是不能去除此病的。由于动脉瘤有破裂出血的危险,心脏瓣膜关闭不全也有致心衰死亡的危险,专家们建议应尽快手术治疗。
随着科技进步,目前手术成功率已在90%以上。若提示有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蔡辅仁.与基因共舞——遗传疾病浅说[M].台北:罕见疾病基金会,2002.
[2]台北荣民总医院心脏外科.马凡氏征(mayfan syndyom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