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医患关系 → 医患现状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看电脑多过看病人”病根出在哪里

http://www.cnophol.com 2011-2-24 9:21:17 中华眼科在线

  一位医生在写给卫生部门的信中写道,上班时间写病历占用60%时间,看电脑多过看病人。信中还写道,目前病历书写制度已严重地阻碍了医学事业的发展,医生要用大量的时间书写大量的文字,而只用很少的时间去为病人解决实际的医疗问题。他呼吁精简病历书。针对这一新闻,媒体评论员赵勇先生认为,“冗长病历”背后是患者知情权太少。繁杂的病历,很有点像那些冗长的会议。(2月16日《信息时报》)

  刚刚从医时,科室的前辈叮嘱我,一定得把病历写好,这可是做医生的基本功。即使现在,医院领导们也多次叮嘱,病历一定要写好,否则易招惹来医疗纠纷。据笔者所知,在很多医院,病历质量不合格,医生有可能被处罚。在笔者做住院医师的时候,内心也很抵制这样机械而繁重的劳动活。在那个医院没电脑的时期,只能靠一支钢笔写病历。病历不能轻易修改,如果写错了,很多时候得重写。上级医生在抽查病历,发现存在问题后,你还是得重写。即使现在有了电脑,可以直接在页面上删除修改,但写病历依然还是一件很耗时间的事情。一份普通病历,从住院到出院,少则两三千字,多则可到5000字以上,这还是在你保证自己不写错任何一个地方的前提下!

  上班时间写病历占用60%时间,看电脑多过看病人,这的确是一件不太正常的事情。毕竟,医生的精力应该主要放在看病人身上,而非其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现象?这位评论员认为,病历太冗长,有点像那些冗长的会议,写这样的病历是完全没必要的。为什么病历冗长,他的生活体验是,医生根本不愿意花时间和病人沟通病情,即使没有病历问题,医生们也不会腾出这种时间。但其实,这种判断无疑是有问题的。

  一个患者为什么需要住院?主要原因只有一个,疾病相对危急或复杂,门诊已经难以处理。从疾病治疗的角度来看,在复杂的病情面前,越是周全详尽的病情资料,越是有可能帮助医生们诊断疾病,并减少误诊。这也是医疗卫生部门之所以将病历资料设置得如此全面和详尽的根本原因所在,而并非故意为难医生,加大医生的工作负担。从长远来看,病历的重要性也毋庸置疑。它既是临床实践工作的总结,又是探索疾病规律及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对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医院管理等都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位媒体人士认为病历“冗长”没必要,恐怕更多是专业隔阂造成的一种误判。

  笔者认为,这种“医生时间花在病历上比看病人更多”的怪现象,一般不可能是出在住院病人冷清的中小医疗机构,只可能是存在于住院病人爆满的大医院。在这些超负荷运转的医疗机构,一个医生少则管10几个病人,多则甚至20个以上,对这些医疗机构的住院医生而言,写病历要耗费过长的时间,他们花在病人身上的时间当然就相对少了。

  要想真正给这些大医院的医生们减负,进行三级分治,提高中小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缓解这种大医院长期超负荷运转的工作状态,才是根本之策。精简病历书写则根本起不到这样的作用。它有可能会带来医疗安全隐患,增加医生们误诊的风险,还有可能在“医疗纠纷猛于虎”的医疗环境现实下,给医生、医院带来更多现实中的麻烦。一旦出现了医疗争议,病历资料是越精简越好,还是越翔实越好?答案不言而喻。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医患,病历)的信息
      热门图文

    黑眼圈内调外养最有效

    去黑眼圈每日必做10件

    中华眼科在线网教你如

    靓女爱美丽 2011春季最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华夏近视网39健康网眼病中国眼镜网新浪福建健康21世纪药店网千龙求医查疾病114个性导航眼科时讯中华网健康频道我友健康
    整形美容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中国眼网眼科医学网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全球医院网保健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