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临沂市人民医院 王涛
来源:山东医药2009年第49卷第42期
我院曾收治首诊于眼科的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2例。现报告如下。
例1
男,60岁。人院前15 d因左眼结膜充血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结膜炎,氧氟沙星眼水治疗无明显好转。入院前4 d前突然出现左眼视力下降、眼球突出并固定、体温升高,当地医院给予静滴青霉素治疗,无明显好转。于2009年3月1日就诊于我院眼科。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史10a,否认鼻塞、流涕、头痛及外伤史。入院查体:体温38.5℃。张口受限,伸舌偏斜。右眼视力1.0,左眼1.0。右眼无异常发现。左眼球前突、固定;上睑下垂,不能上举;结膜充血水肿,角膜透明;瞳孔圆,直径约6 mm,光反射消失;眼底清,视乳头边界清,视网膜中央动脉搏动明显,视网膜无明显水肿。右眼压9 mmHg,左眼压8 mmHg。CT检查示左侧上颌窦、筛窦、额窦及双侧蝶窦黏膜增厚,左眼眶内侧壁骨质吸收变薄,颅脑未见异常。行鼻内窥镜活组织检查,报告为鼻窦坏死组织,其内伴真菌菌丝及小血管内菌丝栓形成。诊断: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左眼眶尖综合征,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进展迅速,人院第3天左眼视力降至无光感,眼睑红肿、眼球突出更明显,体温升高至39.5℃,抢救无效死亡。
例2
男,56岁。因右眼转动时疼痛、视力下降1周,于2008年10月3日就诊于我院眼科。患者既往有糖尿病病史ll a。入院查体:体温37.8℃。右眼视力0.3,左限1.0。右眼结膜轻充血;瞳孔圆,直径约4mm,光反射存在;右眼球内转轻度受限。右眼压16 mmHg,左眼压15 mmHg。左瞳孔直径约3mm,光反射灵敏。双晶体透明;眼底清,视乳头圆,淡红,界清,中心凹反光存在。CT检查示右侧上颌窦、筛窦、额窦及蝶窦黏膜水肿、增厚,窦腔内充满软组织影,内有散在多发高密度影;右侧眶内侧壁骨质吸收变薄,眼眶内未见异常软组织影;颅脑未见异常。行鼻内镜手术,于鼻窦内见黑褐色干酪样块状物,眶内壁骨质部分破坏,眶内组织无明显侵犯,彻底清除病变黏膜组织,开放窦腔。术后病理报告为真菌性鼻窦炎,培养为曲霉菌。最后诊断: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右眼眶尖综合征,2型糖尿病。术后7d在鼻内镜下用0.2%氟康唑溶液行术腔清理,冲洗鼻窦,术后1个月视力1.0,随访8个月无复发。
讨论
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病理学特征是感染不仅局限于鼻窦腔,同时侵犯鼻窦黏膜和骨壁,并向鼻窦外周围结构和组织发展,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型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者,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器官移植、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抗肿瘤药物或广谱抗生索、放疗及HIV患者。致病菌主要为曲霉菌及毛霉菌。临床表现为发热,鼻腔结构破坏、大量脓性结痂,眶周及面颊部肿胀、疼痛,或眼球突出、结膜充血、眼肌麻痹、视力减退及眶后疼痛等。本组例1即为急性型,人院时病变已侵犯颅内,很快死亡。慢性型早期真菌侵犯多限制在鼻窦腔内、黏膜和骨壁,后期病变侵犯周围结构和组织。临床表现与急性型相似,但进展较缓慢。本型多发生在长期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糖尿病或白血病的个体。本组例2诊断为慢性型,治疗及时、恰当,预后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