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在心脏外科普通门诊坐诊时,一名患冠心病的老人要求开药,吴医生调取他的开药记录发现,两天前该患者已经开好一个星期的药,耐心向其解释医保政策后,老人还是勃然大怒,当众连扇医生两记耳光。(7月2日《海峡导报》)
尽管人们常常把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归咎于医德不彰,但就厦门市心脏中心这起患者掌掴医生事件而言,却无疑是缘于患者的蛮横无理。虽然服务患者是医生的天职,但作为公民,医生同样具有人格尊严,无论出于何种理由,患者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辱骂医生,甚至随意动粗掴脸,都是有悖社会公德和法律的野蛮行径,属于不折不扣的“闹医”行为,必须受到舆论谴责。
应该说,患者对自己的过度开药心知肚明,执意开药缘于其对临近月底的医保结算考量,若不开药就会浪费一次挂号机会。而医生拒绝重复开药则是基于对“急三慢七”处方原则的恪守,这既是对病人用药安全的负责,也是合理合规的正常医疗行为。但透过这起纠纷,人们又不能不对如何建立和谐互信的医患关系作出理性深度的反思。
其一,医生该如何说服患者。从吴医生的满腹委屈看,他一是按规定办事,自认为没有错;二是苦口婆心劝说,做到了仁至义尽。但患者为什么不理解?在笔者看来,吴医生执行的是规定,口称的是政策,但真正能够打动患者心灵的却不是冷冰冰的规定,而是科学贴心的医学道理。就“急三慢七”的处方限制而言,其初衷是便于医生观察病情变化,确保患者及时复诊复查,以便发现和纠正不良用药。相比之下,既讲政策又讲道理的劝说,才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其二,患者当怎样理解医生。平心而论,一些医患纠纷的确缘于医生的医术失误和医德缺失,但很多时候却是双方信任缺乏的恶果。就本案而言,老人不听劝解,就是基于对医生“故意刁难”的固执性认知。在人们对医生医德习惯性持疑的语境下,“遵医嘱”早已不是患者深信不疑的信条。“求医”总是如购物般地“货比三家”,“就诊”也往往表现为“指名索药”。而患者殴打医生事件的频繁发生,又何尝不会让本已滑坡的医德更趋扭曲。试想,如果患者以一种警惕怀疑的目光求医,医生以战战兢兢的心态看病,何来和谐的医患关系?
其三,制度如何兼顾患者利益。“急三慢七”,除了合理用药的本意外,还有遏制“大处方”的考量。但从制度执行情况看,这种处方限制也增加了患者尤其是老年人频繁挂号的经济负担和往来奔波的麻烦之苦。事实上,对于病情相对稳定,终身需要服药,而且用药基本一致的老年慢性病患者来说,每次就诊就是单纯的“开药”。适当放开门诊限量,不断扩大按月开药的疾病范畴,不仅能减少医生的工作量和患者不必要的支出,也免去了慢性病患者的奔波之累,更可防止病人把对规定失当的怨气撒在医生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