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眼科科技进步迅速,不同于以往的五年或十年才有进展,而几乎每三年就有一定突破,因此我选择了近三年进行阐述,近三年眼科技术突破是指可以解决疾病诊治的关键性问题,且已用于临床的技术,可重点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归纳。
1.新型眼压动态监测系统
继发性青光眼是单纯眼压升高导致青光眼视神经损害,而在原发性青光眼,尽管眼压升高不是视神经损害的唯一危险因素,但目前延缓青光眼视神经损害进展最有效的方法仍是降眼压,因此眼压监测非常重要。无论是24小时眼压监测还是其他眼压测量,均非线性连续监测。近年有学者设计了一种全程的遥感式眼压监测系统,目前该产品已在欧洲上市,其原理是:在角膜接触镜里装有感应线圈,可检测眼压变化引起的接触镜曲率变化,并将其变化转换为电信号传输到接受器,最终转化为眼压变化。此项技术青光眼领域是一个革命性突破,为青光眼的诊断、治疗及实验提供了更好的手段郑州大学一附院眼科万文萃
2.Schlemm氏管成形术
目前的青光眼显微手术技术虽然很成熟,但仍然存在很多的并发症,如滤过泡瘢痕化可能导致手术失败,滤过泡太薄可能导致眼压过低等。近三年,青光眼手术的主要突破是从传统的外滤过手术向重新建立内引流手术转变,即将已受损的房水引流系统进行再疏通,由此形成了Schlemm氏管成形术,该手术是基于高频超声、显微操作技术以及显微注射等而建立,目前在欧洲已通过批准;在国内北京同仁医院也已进行了手术的临床病例观察,这是青光眼手术革命性变化的转折点,真正实现了外滤过手术向内引流手术的转变
二、眼底病
1.眼底成像技术的突破
近三年,眼底病的相关检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首先是眼底成像技术,眼底病诊断中最重要的是获取眼底图像,以往有二维图像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成像,但是只能看到眼底渗出、出血、血管形态以及视网膜病变。然而,随着技术的突破,将自适应光学技术(一种太空的影像技术)应用到眼科,使眼底成像的分辨率及精细度成几何数量级的提高,已能观察组织学和细胞学水平的变化,即在活体上看到视杆和视锥细胞、毛细血管变化等,通过活体标记物情况了解细胞的功能状态。目前关于视锥细胞的检测已经商品化,OCT和自适应光学相结合的产品也已上市,即将应用于临床。
2.抗VEGF药物在眼底血管相关疾病的应用
由于血管相关性疾病是一大类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年龄相关性性黄斑变性等。近三年通过转化医学的推进,基础研究对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以及分子机制的探索,使相应的干预措施得以用于临床,典型代表如抗VEGF药物,为新生血管性眼科疾病的治疗带来了突破,使原来认为无法治愈的疾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3.眼底疾病治疗途径的改进
眼内注射风险较高,所以近三年对此做了大量研究,如减少眼内注射次数的尝试:一些学者设计了一次性植入眼内的胶囊,胶囊中有几个小室,每次用激光打破一个小室,分次释放药物,等疾病需要再次药物治疗时只要将另一个小室打破即可释放药物;甚至胶囊里可以组合不同药物,达到复合治疗效果。另外一些学者设计了无需注射,而是通过导入方法将药物导入眼内,达到目前治疗效果,亦极大减少眼内注射风险。
三、感染性眼病
致盲性感染性眼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手术引起的感染;一是意外获得的感染(这里不是指流行性结膜炎等类型疾病)。其预后主要依赖于诊断时机,越能迅速判别病原体,并早期治疗,预后就越好。因此,病原体检测的敏感性越高越好,同时需保证特异性,因为误诊,将导致药物相关副作用的出现,但是如果漏诊,则患者将失去治疗机会。以往的细菌培养,约25%~30%为假阴性,且检查结果需几天后回报,因此必须先根据经验采用广谱抗菌素,其后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用药,有时会延误治疗机会。2009年法国实验室研究快速PCR检测技术,用房水、玻璃体液和泪液进行检测,阳性率高达60%~99%,敏感性大幅提高,而且结果报告时间缩短至60~90 min,因此在感染性疾病控制方面得到提高,对降低致盲率做出重大贡献
四、白内障及屈光手术
1.白内障手术技术设备及晶状体方面突破
目前,白内障手术是追求视觉质量的提高,希望恢复最佳状态的视觉,因此,在手术的完美性以及人工晶状体(IOL)设计两方面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首先,在手术技巧方面,可以用飞秒激光做切口、撕囊、劈核,但晶状体核的吸出还依赖于传统手段,相信近年会有大突破。其次,在IOL方面,智能化IOL的设计中引入光化学技术是新方向,光化学材料所制IOL植入眼内以后,可以根据实际屈光状态,进行光化学方面的调整,真正实现理想的视觉效果。目前有各种IOL在研发,我们相信在未来3~5年内可调节性IOL的发展肯定是在光化学基础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2.屈光不正矫正方法的突破
液体变形镜验光仪可根据调节到舒适状态时液体的厚薄,得到真正的屈光度,即患者最需要的真正的屈光度,达到线性验光。这种验光技术一方面向高端发展,另一方面向低端发展,发展中国家的患者就医困难,但将液体变形镜验光仪进行推广,那么患者可以去商店或者医院购买一副眼镜,通过镜子旁边的旋钮调节使其达到理想屈光状态,获得一副适合自己的理想眼镜。
近视矫正手术也有两个发展方向:全飞秒激光矫正手术,现在设备已经商品化,随着预测性的提高,可能替代所有现有的激光屈光手术技术,它的优点在于切口小,干扰少,干眼症的发生少,存在的问题如何将它预测性进一步提高。眼内镜植入手术的发展近三年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自身带有房水引流孔的IOL将来会向多焦点方向发展,此项技术和飞秒激光手术平行发展,均为近视患者带来福音
五、遗传及基因治疗方面
随着GWAS,外显子捕获技术等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遗传性眼病确诊基因的研究发现了许多新的致病基因。在治疗方面,基因靶向投放技术的突破,使得载体到达目标基因的能力大幅提高,因而,基因治疗在临床的应用体现出很高的价值。在眼科疾病治疗上,继Leber先天黑矇后,Stargart病也得到了FDA批准进行临床观察,相继可能还有更多遗传性疾病进行临床试验,这给遗传性眼病患者带来曙光。该技术不仅可以干预治疗遗传性眼病,对非遗传性疾病基因水平干预也提供了手段,将来也可以应用于非遗传性疾病治疗
六、人工视觉发展
当眼球遭遇不可逆性损伤而丧失光感后,人工视觉假体就成为患者重见光明的唯一希望。Argus II人工视网膜系统由一个固定在眼镜上的摄像头、无线信号传输系统、以及一个安装在视网膜上的讯号输出电极阵列组成,摄像头获得的视频信号经过处理和转换之后,通过无线信号传到视网膜上的电极阵,电极阵对视网膜施加电信号,通过视神经传输到视皮层而使患者恢复视觉。使用该系统,患者可以辨别颜色和明暗变化,并且能够认出写得比较大的字体,有些人甚至已经能读句子了,现在这种装置已经在欧洲得到批准销售。
以上即为近三年的技术突破,在此我想说我们今天讲的不可能包括了三年所有的突破,而是我自己归纳总结,代表我个人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