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干眼症的认识始于1933年[1],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干眼症被作为一个公共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重视。 由于干眼症患者有眼干涩、视疲劳等多种不适,常常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笔者对 2008 年 12 月~2010年12月来我科门诊就诊主诉有眼干症状的患者进行了筛查,目的是明确诊断并为患者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2月~2010年12月于我科门诊就诊主诉有眼干症状的患者660例(1320 眼),其中,男 332 例(664 眼),女328例(656 眼)。 为排除一些急性眼病对干眼症诊断的干扰,所有患者病史均>2 个月。
1.2检查方法
1.2.1 角膜荧光素染色 (FI)及评分 在患者结膜囊内用荧光素滤纸染色,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情况,同时进行角膜评分。 0分:无着色;1 分:点状着色<1/3;2 分:点状着色在1/3~1/2之间;3分:点状着色>1/2。
1.2.2 泪膜破裂时间 (BUT)测定 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后嘱被检查者眨眼,计算从最后一次瞬目后睁眼到角膜出现第一个黑斑的时间,以秒计算,反复3次,取平均值。
1.2.3 希尔默试验(ST) 取一条 3 mm×35 mm 滤纸,一端反折5 mm,轻置于被检查者结膜囊外1/3处,另一端自然下垂,嘱被检者轻闭眼,5 min后取下滤纸,测量湿长。
1.3问卷调查
询问患者主观症状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以眼球干涩为主要症状,其余依次为视疲劳、异物感、眼红、烧灼感等;询问患者全身其他系统病史、眼部疾病及手术史、用药史、过敏史、接触视频、配戴隐形眼镜及职业等情况。
1.4诊断标准
干 眼 症 :BUT≤10 s 且 ST ≤10 mm,2 项 均 为 阳 性 ;BUT≤5 s或ST≤5 mm,1项为强阳性;《中华眼科学》(第 2 版)[2]建议干眼症的诊断应包括经常(一直)有眼球干涩的临床症状。可疑干眼症:BUT≤10 s 或 ST≤10 mm,其中 1 项为阳性且经常(一直)有眼球干涩的临床症状。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筛查结果
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我科门诊660例干眼患者中确诊干眼症219例,患病率为 33.18%;1 320 眼中干眼症确诊407眼,可疑 251 眼,正常 662 眼。
2.2性别分布
660例干眼患者中,男性干眼症患病率为26.51%(88/332),女性干眼症患病率为39.94%(131/328),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2.3年龄分布
本研究将患者分为≤30岁,31~49岁和≥50岁3个年龄组,其中,≥50 岁年龄组干眼症患病率最高,为 40.32%,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4不同影响因素的干眼症患病情况
影响干眼症的多种因素,如眼激光术、经常接触视频、角膜缺损FI阳性、长期用抗生素眼药水 、长期配戴隐形眼镜 、过敏性眼病患者,其干眼症发病率均较高,见表 2。
3讨论
干眼症是由于泪液量(质)异常或泪液蒸发过快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及眼表损害而致眼部不适的一类疾病,症状以眼干涩为主,同时伴有视疲劳、异物感、眼红、烧灼感等诸多不适症状,是眼科门诊最常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疾病之一 ,在各国家和不同地区均有较高的发病率[3]。 Moss等[4]研究发现,干眼症的的发病率与诸多因素有关。 本研究资料显示,行眼激光术、经常接触视频、角膜缺损 FI 阳性、长期用抗生素眼药水、长期配戴隐形眼镜及过敏性眼病患者,干眼症患病率均较高。
3.1年龄与干眼症
随年龄增加,干眼症发病率也会增加,干眼症在老年人中有较高的发病率。 这可能与老年人泪液分泌量减少[5]、泪液蒸发增加及泪液流畅性减弱有关。 本研究资料显示,≥50 岁组干眼症患病率为40.32% ,ST均值为10.15 mm,BUT均值为8.27 s而≤30岁组患病率为29.39%,ST均值为15. 96 m,BUT均值为9.98 s。
3.2激光与干眼症
随着眼科激光治疗近视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了准分子激光手术。 FDA对其批准的LASIK手术所作的评估认为,有95%的总体满意率,同时也调查了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其中,干眼是最常见的问题。 本研究资料显示,LASIK术后患者干眼症的发病率较高,为 51.64%。 有学者认为,其原因可能是在制作角膜瓣时由于角膜内神经纤维的断裂而导致了角膜敏感性降低和BUT缩短[6]。 本研究结果与此观点相符,LASIK 术后组 BUT 均值为 6.95 s,非手术组为 8.86 s。
3.3视频与干眼症
视频终端(VDT)综合征是近年新提出的诊断名称,主要表现为眼干、视疲劳等。 笔者筛查的 219 例干眼症患者均有经常长时间接触视频史,每日平均 4~10 h。 视频时间过长,由于注意力集中,瞬目次数无意识减少 ,这样通过眨眼将泪液刷到眼球表面的次数也相应减少,从而导致泪膜过度蒸发,检查表现为BUT缩短。
3.4眼部用药与干眼症
干眼症患者常因眼干涩、视疲劳而多次甚至频繁到眼科就诊,在确诊前部分患者一直盲目滴用抗生素眼药水 。 由于长期用药,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眼药水中的防腐剂会对泪膜造成进一步损坏,使患者眼干的症状长期得不到缓解。 目前治疗干眼症最常用的药物是人工泪液, 对于眼部不适症状的改善有较好效果。
干眼症是一种慢性疾病,病因尚未明确,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多,干眼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 眼科门诊应重视对干眼患者的筛查,并将其列为常规检查项目,这对于明确诊断、正确指导用药、预防干眼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