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针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生被杀”事件,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要严惩凶手、严厉打击残害医务人员的罪行。卫生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履行好内部治安保卫职责,确保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得到保护。(3月28日《京华时报》)
哈尔滨杀医案仍在发酵,相关部门相继表态,语气之峻厉超乎寻常,比如中国医师协会以“人神共愤,惨无人道”为题发表声明,卫生部部长陈竺也要求严惩凶手、严厉打击残害医务人员的罪行,此外媒体也在拷问一些幸灾乐祸者,“高兴于医生被砍,丧失人性”!种种信号指向一点,对这些哈尔滨杀医案,无论职能部门还是公众,反思的力度都超过以往。
反思力度加大是必须的,据不完全统计显示,仅2011年,全国就发生了10起血案,2012年至今又发生了3起。每一起血案都让人揪心,每一个生命的丧失都让人慨叹和惋惜。加大反思力度,表明全社会都在关注杀医案,也表明审视杀医案到了必须重构价值取向的时候。反思哈尔滨杀医案,除了关注反思力度,还应该关注反思的角度。
其一,既要看到被害者的无辜,也要看到伤害者的悲剧诱因。被杀害的王浩,风华正茂,品学兼优,即将赴港读博,却倒在屠刀下,确实可惜可叹!在强烈谴责凶手的同时,也别忽略了凶手的悲剧性命运。据报道,凶手李某某,内蒙古人,生于1994年5月,现年未满18周岁,3岁父母离异,父亲正在服刑,母亲也不在其身边,常年与他一起生活的祖父现患有癌症。这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未成年人,谁导演了他的人生悲剧?
其二,既要看到这起杀医案的非医患矛盾因素,也要看到医患矛盾。3月25日,哈医大一院的一位负责人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该事件是单一的暴徒伤人事件,与医患矛盾无关。平心而论,王浩等人被伤害确实太无辜,他们与患者没有利益冲突,甚至都没有打过交道。说与医患矛盾无关,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是,此起杀医案必须放在医患矛盾的深刻时代背景里反思,一定程度上王浩等人是医患矛盾的“替罪羊”,正如有人推测,犯罪嫌疑人可能以为,门诊医生搪塞其祖父,拒绝为其诊病,耽误了自己的治疗,遂买了水果刀前来行凶报复无辜者。在其眼中,医生已经成了一个符号,王浩们不幸扮演了被其仇恨的代表。
其三,要谴责凶手,要批评某些无理的患者,同样也应该批评那些无良医生。杀医案出现后,不少医生纷纷诉求,极力挞伐患者之恶劣,确实有恶劣的患者,但也有恶劣的医生。在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公开批评一些医务人员“连基本的道德底线都没了”,并称“如今中国的医生差的不是技术,而是医德,是为患者服务的意识”“早产婴像垃圾一样被当成死婴丢弃”“给该吃保胎药的孕妇吃堕胎药”……类似事件发生,即是明证!
耐人寻味的是,王浩生前曾表示,“有的医生态度的确不好,等我当了医生,一定会对患者很好。”这也确实说明医疗界有不少害群之马,或者说不少医生尚需改进工作。
其四,医患矛盾绝不是医患之间的矛盾,它涵盖着深层次的制度因素。因此,既不能只盯着患者,也不能只盯着医生,如果就事论事,把目光圈定在两个群体之间,显然不够。诚然,这起杀医案,貌似是屠刀与手术刀的“较量”,但实际上两者都是牺牲品,当本是公益性质的医疗资源却被过度商业化,当看病难、看病贵仿佛成了难以治愈的顽症,当制度变革尚无法有些推行,无论医生还是患者都无法完成自我救赎。有人称,请将手术刀对准制度之弊,请像提升教育投入一样,为提升医疗投入而呼吁努力。医疗改革当然不只是需要加大投入,但制度之弊亟需手术刀切除,确是中肯之言。否则,患者和医生必然争斗不息,成为弊政的牺牲品。
“医生和患者,本该是同一战壕的战友,携手迎击共同的敌人——疾病。”这本是医患所能达成的最基本常识,遗憾的是这种常识并未形成基本共识,医生对患者不满,患者对医生也不满,互相不满只会两败俱伤。再也不能让杀医案发生,也再也不能让类似像仍垃圾一样仍婴儿的悲剧发生。反思杀医案,多一些力度与角度,用锐利的手术刀解剖体制之弊,才能少一些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