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黑龙江省随着新农合政策的不断拓展,基层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逐步提高。这也就出现了新的矛盾:一方面是医保政策带来的基层服务量的增加,另一方面是服务水平的下降。
业内人士指出,医改的目的是让公立医疗能够回归公益,但前提是保证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回归公益而丢掉积极性,这样的改革并不能算合理、彻底。“县级公立医院的改革一定要借鉴乡镇卫生院的改革经验。”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副院长吴群红说,“虽然乡镇卫生院和县医院条件不同,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以及继而出现人才流失、人才匮乏问题,有很多相似性。”吴群红称,很多地区地方政府的补偿不到位,收入减少加之缺乏应有的养老保障,“这也是大部分年轻人不愿意留在基层工作的原因。而那些已经在基层医疗机构就业的学生,也有很多人千方百计地想调离。使得"下不去、留不住"成为农村医疗机构面临的普遍困境。”
课题:改革要进行,政策需给力
医改的目标是让基层县级医院承担更多医疗服务,随着医保报销、新农合等倾斜基层的政策出台,县级机构的服务量增加。但人才的长期流失,让机构服务能力下降,这种情况就会让马太效应愈演愈烈,即大医院越来越人满为患,而县医院却门可罗雀,没了患者。
与此同时,县医院为提升自己的名气,“拉大旗作虎皮”,纷纷和大医院搞协作。龙江县人民医院院长石洪秀告诉记者,“我们医院最远和北京301医院有协作关系,有了"大哥"支持,医院这几年的收入增长很快。”据了解,找大医院搞协作,目前已经成为许多县医院解决人才问题的“新途径”。
医改进行了四年时间,国家、省、县各级政府对基层资金投入、设备投入巨大,目前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的装备整齐。然而对于人才问题,却出现尴尬局面“管钱管物管不了人”。
记者从黑龙江省卫生厅人事处了解到,目前黑龙江省卫生人才管理基本属地化,地方政府是人才管理的核心决策者,“以县医院为例,招聘的决策方是县政府。这很难达到供需匹配。”省卫生厅人事处副处长常铁中说。常铁中就遇到这样一个例子,去年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一个应届毕业生志愿到某县医院工作,“因为解决不了编制问题,这个学生最终没留在基层单位。”常铁中说。
因此,地方政府应全面分析现状,针对公益性和积极性的矛盾做出正确的政策引导。针对投入问题进行全面测算,而不能只算表面收入,针对绩效收入问题进行因地制宜。“说来说去,还是机制问题,政府必须加大投入,建立健全基层卫生人员的综合保障机制。”吴群红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