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医疗体系,是近段的热点话题。无论是纲领性文件,还是具体的实施细则,国家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都为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释放出积极的信号。有业内专家认为,坚持专业化、品牌化发展方向,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加强和公立医疗机构的合作,以高品质医疗服务满足大众需求,将是未来民营医疗行业必须思考的命题。
利好政策催生发展“春天”
2014年上半年,对民营医疗机构的扶持政策,可用“面多点少”形容,即提纲挈领性的文件较多,实施细则、具体指南较少。
2014年伊始,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卫生计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将社会办医纳入区域卫生规划统筹考虑,持续提高社会办医的管理和质量水平,引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向规模化、多层次方向发展,加快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头为补充的社会办医体系。《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被业内解读为“针对社会办医首次出台的细则”。
3月份“两会”期间,民营医疗行业的发展是重点议题之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创新社会资本办医机制;而去年相关内容的提法,为“鼓励社会资本办医”。业内人士表示,去年出台一系列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医疗领域的政策之后,这一提法加强对社会资本办医的引导,行业的规范化、多元化发展值得期待。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在“两会”期间表示,社会办医是深化医改、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国家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框架已基本建立。李斌认为,让相关政策落地生根,是解决民营医院发展相关问题的关键,提出了“四个放宽”、“一个简化”的思路,即放宽举办的主体、放宽对人才有序流动的条件、放宽服务领域、放宽大型医疗设备的配置,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其中,对服务领域的界定,明确了“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社会资本都可以进入”的提法,令业内人士的信心和热情高涨。
梳理显示,国家对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的政策不断放开,扶持、鼓励的力度也有所加大。中新网健康频道在走访中发现,尽管从业者翘首等待更多实施细则的出台,但是民营医疗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春天”,确是公认的事实,而专业化、品牌化、加强和公立医院的合作、面向大众人群,也成为未来民营医院发展的四大趋势。
趋势一:专科建设是“捷径”
与建设综合性医院相比,民营医疗机构走专科化的发展之路,不失为短平快的“捷径”。从医疗行业特征来看,该行业投资回报周期长,成本压力大,建设专科医院可加强成本控制,缓解资金压力。同时,医疗行业多提供体验式的服务,患者口碑对医院至关重要,民营专科医院的主营业务方向明确,可集中精力打造某项专科,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认同度。
另外,就医疗机构之间的关系而言,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应相互补充、错位经营。社会资本在政府的引导和鼓励下,进入一些公立医院较为薄弱的专科领域,有利于优化医疗服务市场,提高社会效益。对于民营医院来说,也能避开和公立医院的直接“较量”,争取发展空间。
北京市政协委员、美中宜和医疗集团总裁胡澜博士曾公开表示:“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将缓解公立医院就医难的问题,同时也给民营医院带来了发展的契机。民营医院发展将在2014年迎来春天,而专业化是出路。”
北京英智康复医院院长关晓立接受中新网健康频道采访时表示:“专科化应该是社会资本办医的主流,容易提升服务的品质,盈利能力更强,复制能力也更强。”
趋势二:品牌化是不二之选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最开始的救死扶伤,逐渐演变为追求健康、追求优质生活、以品牌为导向的消费活动。北京年轮骨科医院院长尹祥洲认为:“医疗行业将迎来理性消费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和微利时代,这些特征,决定民营医疗机构必须进入以患者满意度和忠诚度、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中心的品牌经营时代。”由此可见,品牌化已成为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的不二之选,只有实施品牌经营战略,才能创造优势,增强竞争力。
决定民营医院必须重视品牌建设的另一因素,是现阶段民营医疗行业现状。综观前些行业发展,社会认同度低、陷入信任危机是突出问题,部分民营医院虚假广告、大处方、乱收费等现象屡禁不止,使得整个行业为此“蒙羞”。可见,在未来几年,,品牌化将是民营医院在行业大洗牌中站稳脚跟的必要条件。
趋势三:“公”、“私”合作优势互补
尽管属于不同的医疗体制,但是在战胜疾病、服务健康的层面上,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具有高度一致性。二者加强合作,可提高各自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资源共和互惠互利。谈到这一话题时,关晓立认为:“公立医院拥有技术、人才的优势,民营医院拥有资金运作的优势,二者强强联合,有利于缓解医疗资源的紧缺。”
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的合作形式多种多样,内部会诊、双向转诊是较常见的一种。民营医院如遇疑难重症患者,可邀请公立医院相关专家会诊,共同制定最佳方案;同时,公立医院也可将相关病人转到专科民营医院,发挥专科优势,优化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益。
另外,民营医院也可与社区医院开展横向合作,结合当地居民的主导需求,开展健康管理和教育。民营医院的资金流动相对灵活,社区医院则拥有稳定的工作场所和医务人员,双方的合作,在减轻社区医生负担的同时,也有助于民营医院走近百姓、创建知名度和公益形象。
尽管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的合作是一种趋势,但是正如尹祥洲所言:“如何达到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和广大患者的三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出合理、统一、高效的合作模式。”
趋势四:“做中端,看高端”服务大众人群才是王道
越来越多的民营医院,把舒适的诊疗环境、周到细致的服务作为医院宣传的重点,所以“高端医疗”也成为行业内的热点话题。不言而喻,社会上确实有一部分民营医院,实现了高品质、高性价比和高价位的完美融合,得到了部分患者尤其是高收入、高度重视就医体验人士的青睐。
不过,就当下来看,这毕竟是少数案例,而且在近期内这种状况不会发生太大转变。医疗服务的核心是疗效,如果民营医院能把疗效和服务形成合力,必定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但是高品质的医疗服务是否一定与高价位挂钩,尚需时日检验。
做好中端市场,服务大众人群,同时以高端的标准要求自己,争取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是民营医院管理者必须谋划的事情之一。
不可忽视的是,目前民营医院的发展还面临诸多瓶颈性问题,如医保审批困难、高端人才紧缺、社会形象有待提升、科研力量比较薄弱等。不过,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制度不是特别清晰、政策不是特别明朗的现状,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要很清楚什么是红灯,什么是绿灯,更要明确黄灯的区域,在黄灯区域内适当作为,做好了也能得到社会认可。”一位民营医院的院长对中新网健康频道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