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直是全球医药市场成长速度最快的区域,每年过万亿元的销售额和超过20%的年增长率,让众多制药企业为了分一杯羹而不择手段。GSK事件后,政府部门连续出台多项政策表明,针对医药行业反商业贿赂的监管将继续保持高压状态,行业潜规则将逐渐被打破,学术推广成为最重要的模式之一。
学术推广最核心的两个要素是基于大量高等级研究证据的产品特性和匹配该适应症的临床治疗需求。笔者将以培达(西洛他唑片)从外周动脉疾病适应症,进入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市场的过程为例,分析产品特性如何匹配临床需求。
西洛他唑于1978年由日本大冢制药株式会社合成,1988年以商品名培达(Pletaal)在日本上市,1997年在中国上市,1999年在美国上市,2000年在欧盟上市。该产品通过抑制血小板及血管平滑肌内磷酸二酯酶活性,增加血小板及平滑肌内cAMP浓度,发挥抗血小板及血管扩张作用,一直作为治疗外周动脉疾病的首选药物。
但是,作为一个抗血小板药物,缺血性卒中防治将是一个更大的市场。而且,缺血性卒中防治最常用的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长期使用会带来药物抵抗,并有出血风险。面对这一市场机会,大冢制药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高等级研究证据
与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相比,西洛他唑有许多额外的作用靶点,不仅可以抗血小板聚集,还可作用于血栓形成相关的其他因素,包括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通过增加NO的产生以及减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来扩张血管等,还可在不同的血管床抑制平滑肌增生和炎症。
该产品独特的抗血小板、保护血管内皮、扩张血管的多效性,使其在发挥抗血小板作用的同时,可以尽量降低出血风险,应用于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理论上比传统抗血小板药物更有效、安全,大量的动物实验也证实了这个观点。
2000年,日本东京庆应大学神经内科教授后藤文夫在《脑卒中及脑血管病杂志》发布日本开展的西洛他唑预防卒中研究(CSPS)结果:与安慰剂相比,西洛他唑显著降低缺血性卒中复发率,且未增加脑出血发生率。
后藤文夫是1995年Thomas Willis奖(全球脑卒中研究最高奖项)获得者,曾任国际卒中协会(ISS)主席。由这样的学术权威,耗时2年,横跨日本183个临床研究机构,跟踪1052例患者,得到“西洛他唑预防缺血性卒中安全、有效”的结论,为培达进入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市场奠定了理论基础。
但是卒中二级预防市场长期由阿司匹林占领,1998年波立维(氯吡格雷)的上市更加剧了市场竞争。如何在阿司匹林和波立维称霸的局面下,开拓一片属于培达的新天地?大冢制药开始了新的征程。
匹配临床需求
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方案中,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带来的出血风险备受关注。曾有多项研究尝试联合应用不同机制的抗血小板药物,以减少出血风险,但均告失败。
多项国内外临床研究发现,亚洲人群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后,出血风险明显高于其他种族。甚至有研究显示,应用相同的治疗方案进行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国患者的脑出血和其他出血性事件发生率高于西方国家,且预后更差。寻求出血风险更低、更具安全性的药物,成为临床治疗的新需求。
大冢制药的市场医学部回顾了培达的药理机制、临床前实验和上市前后的临床数据发现,药理、动物实验和临床数据都能证实培达的出血风险低于阿司匹林和波立维。
2008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黄一宁教授等在《柳叶刀》发布在中国进行的缺血性卒中后西洛他唑与阿司匹林疗效对比研究(CASISP)结果:总体上,西洛他唑组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发生率较低,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安全性好,可能对出血风险较高的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患者更为适宜。
这一研究提示,在缺血性卒中预防中,西洛他唑比阿司匹林安全性更高。同年,原SFDA批准西洛他唑增加新适应症“预防缺血性卒中复发(心源性缺血性卒中除外)”,这对培达进入脑卒中二级预防市场,起了决定性作用。
2010年,日本东京立川病院的筱原幸人教授等在《柳叶刀》发布西洛他唑预防二次卒中的研究(CSPS2)结果显示:与阿司匹林相比,西洛他唑可降低卒中风险,效果更优,且西洛他唑组的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只是头痛、腹泻等不良反应较为常见。这一研究证实了CASISP研究结果。在之后的数次神经内科国际大会中,筱原幸人的CSPS2研究结论引起广泛反响,神经内科医师开始关注这个药物。
基于以上高等级临床证据,西洛他唑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中占领了一席之地。《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抗血栓治疗指南》(CHEST 2012)、《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10版)和《日本脑卒中治疗指南》(2009)等,都已将西洛他唑列为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推荐药物之一。
[总结]
大冢制药使用基于大量高等级研究证据总结的“培达,出血风险更小,更适合亚洲人的抗血小板药物”这一产品特性,匹配了医生“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寻求出血风险更低、更安全药物”的临床需求,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的治疗选择,使培达成功进入新适应症市场。
当我们以患者为中心,认真研究产品特性,用产品特性匹配临床需求,为临床医生提供最合理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选择,最终让患者受益,学术推广就会变得更加有效,成为药品营销的驱动力,而不再只是流于开会的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