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白内障是指由X射线、γ射线、中子及高能β射线等电离辐射所致的晶状体混浊,属于白内障常见的一种类型。
放射性白内障的诊断原则如下: 晶状体有明确的一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受到大剂量的外照射,或长期超过眼晶状体年剂量限值的外照射历史(有剂量档案),个人剂量监测档案记录显示累积剂量在2Gy以上(含2Gy),经过一定时间的潜伏期,晶状体开始混浊;具有放射性白内障的形态特点;排除其它非放射性因素所致的白内障;并结合健康档案进行综合分析,方可诊断为放射性白内障。
诊断与分期标准
I期: 晶状体后极部后囊下皮质内有细点状混浊,并排列成环行,可伴有空泡。
Ⅱ期: 晶状体后极部后囊下皮质内呈现盘状混浊且伴有空泡。严重者,在盘状混浊的周围出现不规则的条纹状混浊向赤道部延伸。盘状混浊也可向皮质深层扩展,可呈宝塔状外观。与此同时,前极部前囊下皮质内也可出现细点状混浊及空泡,视力可能减退。
Ⅲ期: 晶状体后极部后囊下皮质内呈蜂窝状混浊,后极部较致密,向赤道部逐渐稀薄,伴有空泡,可有彩虹点,前囊下皮质内混浊加重,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
Ⅳ期: 晶状体全部混浊,严重视力障碍。
来源: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