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遗传病与全身性遗传病有眼部表现者均属眼科遗传范畴,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致低视力的遗传眼病。
(一)家族性角膜变性
又称遗传性角膜变性或称角膜营养不良,指由遗传决定的角膜变性,表现为原发性,双侧的各种形态角膜混浊,常在青少年发病,病变静止或缓慢进展,遗传方式大多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引起视力低下。
(二)先天性无虹膜
本病是一种以明显的虹膜缺损为特征,并伴有多种眼部先天异常的遗传病,如眼球震颤,角膜混浊,青光眼,白内障,黄斑发育不良等。常有明显的视力损害、畏光等。
全身表现:可伴有智力低下,泌尿生殖器异常,肾胚胎瘤等全身异常,称之为WAGR综合征。
遗传方式大多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类型,但表现度不一,少数病例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三)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约26%~51%系由遗传决定的,8.3%~25%的患者有家族史,常见到在一个家族中,每代都有发病者。如一个年轻农村妇女来就诊,患先天性白内障,所生两个女儿也患先天性白内障,而这位妇女的哥哥、母亲及外祖母同样也是先天性白内障的患者。
先天性白内障可根据情况及早实施手术,但大多数伴有其他遗传眼病,如虹膜缺损、无虹膜、晶体异位,先天性小眼球等等,所以术后视力不佳,绝大多数是借助于助视器来提高视功能的。
(四)晶体异位
1.单纯性先天性晶体异位
是指先天性晶体脱位无合并全身异常。晶体脱位常为双侧,对称性,脱位方向多为向上或颞侧,具有发生继发性青光眼、白内障和视网膜脱离的倾向。发生晶体脱位的原因与晶体悬韧带的纤维发育异常有关。
遗传方式:大多数病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文献报告连续5代的家系,少数病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遗传性迟发性晶体自发半脱位
临床表现与单纯性晶体异位相似,只是晶体脱位的发生在20~70岁之间,晶体脱位呈进行性,多向上方或脱人前房,可有晶体性近视,常有继发性青光眼和白内障的发生。
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3.伴有瞳孔异位的晶体脱位
晶体发生脱位的同时伴有瞳孔异位,瞳孔的形态多样,多为椭圆形或裂隙状,难于用散瞳剂散大,与晶体脱位的方向相反。可伴有高度近视,以及视网膜脱离,继发性青光眼,白内障等。
遗传方式: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文献报告同胞发病,亲代有近亲通婚史。
(五)先天性青光眼
先天性青光眼指由于前房角发育异常,阻塞了房水排出通路,致眼压升高,造成严重的视力损害,甚至治盲。
遗传方式两种学说: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家族成员发病的同胞为多,有近亲通婚史。
(2)多因子学说:男多于女,同代发病率又明显低于预期的隐性遗传的发病率,亲代发病率与子代相近。
(六)屈光不正与遗传
屈光不正按发生时间可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类。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极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