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大众频道 → 基础知识 → 常规检查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糖尿病引发的眼病要定期检查及时治疗

http://www.cnophol.com 2009-8-13 15:31:42 中华眼科在线

    周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眼科主任、教授,辽宁省激光医学学会专业委员及眼底病学会委员。从事眼科工作20余年,擅长各种疑难复杂视网膜玻璃体疾病及复杂眼外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以及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率先在大连开展玻璃体切割手术,已完成玻璃体切割视网膜脱离等手术3000余例,在糖尿病眼底病的激光及手术治疗方面有独到之处,从事眼科激光治疗20余年,先后完成各种眼科激光手术1万余例。

    王女士今年刚47岁,但是她的糖尿病史却有22年之久了。一直以来,她不大注意身体检查,对眼睛检查更是不注意。2003年一天早上,王女士发现眼前像有一层蜘蛛网的东西,自己右眼视力急剧下降,到医院检查发现是眼底出血。经过激光治疗后,右眼视力明显恢复了。但是没过多久王女士就放弃了治疗,2009年又是一天早上,王女士两只眼睛突然什么也看不见了,因为上一次的经验,王女士有了不好的预感。检查结果正如其所料,王女士双眼眼底出血,视网膜脱落,视力只有光感。幸运的是经过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复位手术后王女士双眼视力恢复了,连电视下方的小字都能看见。

    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检查眼底

    糖尿病眼底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引起的双目失明比非糖尿病人高出25倍。一般而言,2型糖尿病刚发现时20%存在糖尿病眼底病变,8年后50%出现糖尿病眼底病变,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20年后有90%以上出现糖尿病眼底病变。糖尿病眼底病变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闪光感、视力下降、眼底出血、渗出、黄斑水肿等,严重时可表现为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视力丧失等。

    因为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控制得好坏关系极为密切,当血糖控制不佳时,视网膜病变发生就早、发病率高,病变程度也重。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阻止或延缓病变的发展。糖尿病患者无论有无视力改变,均应接受定期的眼部检查。一般每年检查一次视力和眼底,病程在5年以上者应每半年检查一次视力和眼底,有时还需要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大多数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发生都有一个过程,但发展速度可能因人而异。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对眼睛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玻切手术可挽救不治之症

    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目前有药物、激光、手术等手段。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当今世界眼科领域被公认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可阻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保护患者的有用视力,激光可以穿过眼球透明的屈光间质直达眼底,通过视网膜色素组织对光的吸收达到光凝效果,在不开刀,不损伤眼球的情况下完成眼底病的治疗,恰当时机激光治疗能降低失明率高达90%以上。

    由于玻璃体切割手术成功的解决了以前束手无策的玻璃体出血,复杂视网膜脱离及严重眼外伤等,使过去被认为不治之症的眼疾得以复明。对于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可采用玻璃体切割手术,恢复一定视力。但是,玻璃体切割手术是当今眼科最复杂疑难的手术,既需要完备的设备和器械,更需要非常优秀的眼底手术医生来完成。

    来源:大连日报

(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糖尿病,眼病,眼底,眼科检查,视网膜,玻璃体疾病)的信息
      热门图文

    一分钟和熊猫眼说拜拜

    林志玲教你拯救"绝望黑

    养出“媚眼”的七种对

    彩虹萤光眼妆缔造闪亮
      健康新看点
    ad推广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视力网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保健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浙江眼科网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