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常用的普及型人工晶体是由Shearing于1977年研制的后房型人工晶体。这种晶体视部的材料是PMMA,直径6.0mm,晶体袢的材料是聚丙烯,支撑袢的类型有c型及J型,袢与视部成10度[2]。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改进,近年来又有一些光学构型不同的后房型人工晶体问世,现介绍如下:
(一)一次成型的人工晶体:这种晶体的视部与支撑袢材料均为PMMA,使得晶体支撑袢不会在入眼内因生物降解作用而脱落,这是它的优点。
(二)多焦点人工晶体:晶体的前表面是标准的折射屈光,后表面则有一特殊设计的的绕射结构,从而形成一个不同的焦点。这类晶体国外于1988年推出。
(三)非对称双凸形人工昌体:放置时,大曲率面应朝向角膜,而小曲率面朝向视网膜。这类人工晶体与平凸形人工晶体相比,消除了象差,从而产生最佳光学分辨力。双凸形人工晶体前、后曲率最佳比值取决于人工晶体的屈光指数和前房深度。
(四)非球面等视象人工晶体:人工晶体的视部采用非球面设计,可减少象差,提高成象质量。同时改变了晶体袢与视部平面的夹角,即由lO度角变为13度角,使之与相应正视眼在视网膜上的成象放大率可以基本等同。
(五)可折叠的软性人工晶体或称记忆型人工晶体。这是一种水凝胶湿片, 由医用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为原料聚合而成。术中联合超声乳化技术可使角巩膜切口小至3.0mm,术后散光明显减少。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仍是单焦点后房型人工晶体。尽管多焦点人工晶体已进入临床应用阶段,但其绕射结构除带来较大的焦深外,也使物象变暗,成象质量和对比敏感度下降。另外,多焦点人工晶体价格昂贵,术前检查和操作必须更为细致和准确,所有这些都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因此单焦点人工晶体虽存在有关焦深问题,但仍被大多数医生所接受。有关单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焦深问题同样已被重视,但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道尚欠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