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角膜炎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现将2006年11~12月经治的2例LASIK术后感染性角膜炎情况报告如下。
例1 ,男,18岁,于2006年11月13日因左眼LASIK术后视力下降、疼痛21 d入院。患者因双眼近视于2006年10月22日在他院行双眼LASIK,术后第1天起左眼疼痛,视力下降,疑为阿米巴性角膜炎而转诊至我院。入院时情况:右眼视力1.0, 左眼FC/30cm。左眼结膜混合充血,结膜囊内未见异常分泌物,角膜水肿,中央一直径6.5cm大小类圆形溃疡灶,表面光洁,境界清楚,前房深浅正常无积脓,虹膜纹理欠清晰,双眼角膜瓣对合好无移位。刮片细菌培养、真菌培养阴性,活体共焦显微镜未找到阿米巴致病菌。入院后左眼频滴可乐必妥、万古霉素、那特真和爱丽滴眼液,睡前涂杰奇和贝复舒凝胶。入院5 d后切除角膜瓣,20 d后停用那特真滴眼液。经上述治疗35 d角膜溃疡愈合出院,但视力无提高。
例2,男,17岁,于2006年12月15日因右眼LASIK术后15 d、视力下降8 d入院。患者因双眼近视于 2006年11月1日在他院行双眼LASIK,术后1周右眼视力下降,他院诊断为角膜溃疡,治疗效果不理想而转诊至我院。入院时情况:右眼视力0.1, 左眼1.0。右眼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水肿,中央偏颞侧一6cm×4cm大小溃疡灶,表面光洁,境界清楚,前房深浅正常无积脓,虹膜纹理欠清晰,双眼角膜瓣对合好无移位。刮片细菌培养和真菌培养阴性,活体共焦显微镜未找到阿米巴致病菌。右眼同例1药物治疗,1个月后角膜溃疡愈合出院。出院时情况:右眼视力FC/30cm,角膜颞侧有粗大新生血管长入。
讨论:LASIK是一种有效、安全、效果显著的角膜屈光手术,在全球已得到普遍开展。LASIK主要并发症有干眼症、眩光、角膜瓣制作不理想、角膜瓣下异物、欠矫、过矫、上皮植入内生、屈光回退、不规则散光、感染性角膜炎、角膜融解等[1]。感染性角膜炎为LASIK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之一,于1995年由Nascimento首次报道,其发生率约为1/1000~1/5000,原因是角膜正常的解剖屏障破坏,致病菌直接侵入到角膜层间。LASIK术后导致角膜感染的危险因素有:?譹?訛疱疹性角膜炎。?譺?訛眼附属器感染,如睑缘炎、泪囊炎。?譻?訛睑内翻倒睫。?譼?訛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譽?訛干眼症伴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譾?訛外伤后角膜瓣移位或再次掀开角膜瓣治疗。?譿?訛HIV感染。?讀?訛医源性因素[2]。感染性角膜炎发病时间为术后24 h到一年半。近年来报道LASIK后分支杆菌性角膜炎(mycobacteric keratitis)有上升趋势(是目前最主要的致病菌),但上述2例患者从发病时间上看基本可排除分支杆菌感染。2例患者均为双眼LASIK术后单眼1周内发现感染性角膜炎,在我们治疗前已经他院治疗过,长时间、无规则、频繁点药会使实验室检查阳性率降低,这就会增加诊断和治疗的难度。万古霉素是目前抗细菌作用效果最好的药物,在其他药物控制效果不理想和挽救眼球的情况下还是可以考虑使用的,但它和那特真的毒副反应也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尽管感染性角膜炎发生率低,但一旦发生则严重影响视力,应引起眼科医生的高度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