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所有与患眼接触的工具都应该是无菌的。手术医生要确认病人、确认手术眼、确认输入准分子激光计算机的参数是否准确。要遮盖非手术眼。很多手术医生对手术眼消毒和/或将周围皮肤和睫毛隔离出来,然后对手术眼进行麻醉,放置开睑器以尽量暴露角膜。对角膜进行标记以方便在手术结束时将角膜瓣复位。如果使用微型角膜刀制作角膜瓣,须在角膜上放置负吸环以提高眼内压,手术医生要确认眼内压充分提高。然后用微型角膜刀划过角膜表面,制作一个带蒂的角膜瓣。使用不同的微型角膜刀可以将蒂制作在不同的位置。也可以用千亿分之一秒的激光制作瓣,用低负压固定眼球,角膜被压平,然后基质内应用激光能量。对瓣进行检查后反折,应该仔细检查瓣和基质床的大小及规则性。如果角膜瓣和基质床质量足够好,准分子激光切削应该在瞳孔中央区进行。然而,如果角膜基质暴露不充分或者基质床或者瓣不规则,则激光治疗就不能安全进行。如果在微角膜刀撤回后,瓣出现可见的缺损,最好放弃手术使瓣尽量少的被移动,并将瓣复位使其愈合。在很多病人中,角膜可以在数月之后成功和安全的重新切开并进行切削。 对角膜基质床的切削与PRK手术是相似的。切削之后,将瓣复位,瓣与基质床之间的界面仔细用平衡盐水浸润,确认瓣是对位的。留出充分时间使瓣附着,然后将开睑器取出。在患者离开前,应再次检查手术眼以确认瓣的位置和外观无异常。术后护理 术后处理是任何手术的组成部分,是手术医生的责任。在手术后的数小时内,通常有轻度的不适。通常在术后给与局部滴用的抗生素和皮质激素,同时推荐在术后经常使用润滑剂。有些手术医生选择在术后立即给与短期使用的绷带镜。推荐术后短期使用保护性的眼罩。 术后第一天必须进行术后检查,包括检查视力和通过裂隙灯对角膜进行评价。检查中要注意某些特征,包括上皮不规则和上皮植入的表现、碎片、角膜水肿、瓣内或基质床或者交界面或者二者周围角膜出现弥漫或者局灶的浸润,以及有无细条纹和粗条纹出现。仔细检查前房有无炎性反应。一般来说,此后患者大约每周检查一次比较合适。重复治疗 一般在术后3个月时屈光状态可以达到稳定。出现有症状的残留屈光不正可以考虑再次治疗,但是需要通过重复检查记录了稳定的屈光状态后考虑。在治疗之前,需要重新进行眼部检查,术前评价中所包括的所有内容均应进行。要确定残余的屈光不正不是由调节或者由白内障或角膜膨隆等眼部病理状态引起的。要在术前进行计算机化的角膜地形图和角膜厚度测量,并且计算再次治疗后残留角膜基质床的厚度。 重复治疗时可以掀起原来的角膜瓣也可以制作一个新的瓣。如果原来的瓣被掀起,要注意保存瓣上的上皮,避免将上皮与交界面混合,以减少上皮植入的风险。如果只做一个新的瓣,两个手术切割平面的交叉可能导致基质片段的错位,从而引起不规则散光以及最好矫正视力降低的情况。因为这些原因,如果原来的瓣尚满意,应尽可能将其掀起。结果 LASIK可以降低包括近视和散光在内的屈光不正(见表2和3)。低度到中度的屈光不正矫正效果的可预测性高于高度屈光不正,而且最好矫正视力降低的情况较少。根据最近的系列研究发现,低于-6D的近视患者有79%到93.5%术后未经矫正的视力可以达到或者超过20/20,92%可以达到20/40。术前屈光不正介于6D-12D的患者有26%—57%术后未经矫正的视力可以达到或者超过20/20,56%—94%可以达到20/40。Lasik可以减少残余屈光不正。 1、有症状的矫正不足或者过度矫正 2、屈光回退 3、最佳矫正视力下降 4、视觉异常,包括一过性或者永久的眩光、星芒感t或者晕轮效果,特别是在晚上出现这些情况 5、对比敏感度降低 6、诱导的规则或者不规则散光 7、诱导的屈光参差 8、阅读时需要矫正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