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两组的手术源性散光比较 由表1显示,A、B组在术后1wk,1、3mo的平均手术源性散光度数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 =0.163,0.059,0.364>0.05)。从术后1wk到术后3mo,两组平均手术源性散光均出现由循规性散光向逆规性散光转变的趋势。
2.3两组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 表2显示了A、B组在术后1d、术后1wk、术后1mo、术后3mo的平均视力,两组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105,0.227,0.299, 1.000>0.05)。
2.4两组的并发症比较 A组: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1例(2%),发生在抽吸皮质的时候,没有玻璃体脱出,将人工晶状体植入睫状沟。2例(4%)上方角膜后弹力层皱褶,经滴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1~3d内消失。B组: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1例(2%),发生在核块即将乳化完毕的时候,用囊膜剪清除脱出的玻璃体,把人工晶状体植入睫状沟。2例(4%)轻度角膜内皮水肿,经过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后,于1~3d内消失。两组均未发生化脓性眼内炎、大泡性角膜病变、囊样黄斑水肿等并发症。
3讨论
3.1 MSICS和Phaco的比较 从本文的结果可以看出,MSICS组与Phaco组比较,在术后视力、术后散光的比较,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MSICS通过巧妙的手术设计达到Phaco同等或者相近的手术效果:根据Koch[5]的切口漏斗原理,反眉形、靠后的巩膜隧道,把手术源性散光降到最低;结合手法碎核技术,使得核块能够通过5.5mm的外切口娩出;自闭式的隧道切口,无需缝合,既减少了缝线引起的散光,又节省了手术时间和手术费用。MSICS的学习曲线较短。有囊外摘除术经验的医生可以迅速掌握这一技术,并且可以借此掌握Phaco的一些基本技术,如做自闭式隧道切口、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水分层、抽吸皮质,降低学习Phaco过程中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医生,先掌握了MSICS,再学习Phaco,phaco手术,很快就掌握了超声乳化技术,并发症的发生率非常低。MSICS的技术可以用来处理Phaco的手术并发症。Phaco发生后囊膜破裂和玻璃体前界膜破裂,但核块已经清除时,一般的处理方法是改为囊外摘除术,或者用干吸技术清除残留皮质。但是由于机器的延时,控制不如Simcoe套管方便,常常造成后囊膜破孔的扩大。采用MSICS的技术,用干吸法,把Simcoe套管的吸引孔贴住皮质,轻轻吸住皮质,然后一边吸一边轻柔地往外拉皮质,通过主切口和侧切口都可以操作,没有操作盲区,这样的方法对玻璃体的干扰最少。
3.2印度式MSICS的操作要点[6] 印度的Aravind眼科医院以其大量高质量的MSICS闻名于世,经过大量的手术实践和医师培训,他们把MSICS的所有步骤锤炼得精炼、安全、易学。
3.2.1自闭式隧道切口是MSICS的灵魂 应苏君等[7]采用“一”字形切口,内口达透明角膜内1mm;莫广钊等[8]采用平行角膜缘的切口,内口到透明角膜区1mm。而印度式MSICS采用的是反眉形切口,内口到透明角膜内1.5mm。根据Koch的切口漏斗原理,反眉形切口所引起的手术源性散光较平行角膜缘形、“一”字形的切口小;进入透明角膜越长,切口的自闭性越好。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