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其他 胶原交联抑制剂如β氨基丙晴和D-青霉胺;影响细胞因子的药物如干扰素INFα-2b、抗人TGF-β2重组单克隆中和抗体等在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中均为术后球结膜下注射;纤溶剂如组织源性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等术后前房注射;抗微管药物紫杉醇在动物的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有的仅限于动物实验,有的缺乏临床随机试验的证实,用药剂量及用药方法仍需进一步证实。虽然在药物调节技术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减弱了瘢痕形成的过程,但术后晚期瘢痕化的问题并未解决,仍然期待有更好的抗瘢痕化药物,有些学者正在研究应用α2b、γ干扰素对抗瘢痕形成,甚至尝试结膜下移植γ干扰素转基因细胞,还有一些学者正在进行一种“光动力学治疗”的方法。以对抗纤维细胞增殖。关于瘢痕化形成的基础医学研究目前集中在细胞外基质的研究和多种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上,基础研究的成果必将会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多的治疗手段。
3 小梁切除联合非药物调节技术
3.1 减少Tenon囊损伤的切口改良及结膜瓣与巩膜瓣改良的调节技术 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术中球结膜及Tenon囊损伤可导致和加重结膜和结膜下癍痕形成,而使手术失败。因此减少Tenon囊损伤的切口改良调节技术应运而生,有的甚至将切口经由结膜的路径改成经由角膜,Philips和其后的Cairns描述了通过透明角膜缘作小梁切除的技术,此后,Van Buskirk和Cioffi报道了对该技术的改良,小切口小梁切除是阿根廷Lerner医师对Van Buskirk技术的改良。操作方法:近角膜缘处,做一个2.5mm的球结膜环形切开在相对应的角巩膜上作同样长度的环状板层切开,深约1/3~1/2角膜缘厚度。使用板层刀从切口向后分离2~3mm形成一个巩膜层间袋,用一成角的月牙刀通过巩膜层间袋,直达末端,向上刺破巩膜袋顶层,进入到结膜下间隙,注入少许BSS形成结膜下囊泡,月牙刀作水平运动扩大切口,将原角膜缘切口加深,切穿入前房,作虹膜周切术,10-0尼龙线连续缝合角膜缘切口前唇与巩膜层间袋,间断或连续缝合球结膜。效果评价:Das等作了小切口小梁切除与传统小梁切除的临床对比研究,得出小切口小梁切除术能使90%的囊的切开,患者眼压得到有效控制,既经济又安全,避免了Tenon切开及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但小切口使得术野不能充分暴露,为此术式一缺点[12]。王坤元等[13]报道的无结膜切口的小梁切除参照以上方法作了改进,并做了临床观察。结果:12例术后随访3~14mo,眼压不加任何抗青光眼药物的情况下全部得到控制,术后浅前房2例均经加压包扎恢复,术后3mo验光未发现新的散光。本术式不做结膜切口,避免或减轻了滤过道瘢痕形成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由于角膜瓣切口较小,又是板层切口,故术后瘢痕不足以产生散光。
巩膜瓣的改良包括L形巩膜瓣小梁切除术[14]及纵形小梁巩膜条形切除术[15],取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纵形小梁巩膜条形切除术除原有小梁切除的滤过功能外,还因切除部分巩膜,使一部分房水经脉络膜上腔吸收引流降低眼压,巩膜瓣游离缘的三角形切除,使巩膜瘘道外口相对裸露,避免了巩膜瓣覆盖纤维组织增生阻塞滤过道。但术中如巩膜瓣游离缘的三角形切除过多,会引起房水引流过畅、低眼压、浅前房的发生。反折式小梁切除术手术方法是在1/2巩膜厚度5.0mm×4.0mm巩膜瓣下,再做一4.0mm×1.0mm包括小梁网在内的深层巩膜瓣,右侧切断向左侧扭转90°,缝线固定于左侧固定于左侧巩膜底下。与现代标准小梁切除术比较,反折式小梁切除术在滤过泡的形成、术后眼压控制、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具有优越性。由于深层巩膜瓣反转,使巩膜瓣下形成了空间,支持了滤过口,不易与巩膜瓣粘连,因此术后浅前房及低眼压的发生也相对较高[16]。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