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结果 33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均施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手术后随访6~12个月。其中31例泪道冲洗通畅,泪溢、脓性分泌物症状消失,治愈率为94%。另外2例中其中1例为小泪囊,1例由于外伤导致泪囊瘢痕挛缩,手术中保留的泪囊黏膜瓣过小,手术后泪道冲洗欠通畅,定期门诊复查进行泪道冲洗,同时向泪囊鼻黏膜新孔通道中注入少许甲基纤维素,经过6个月随访,脓性分泌物症状消失,但有泪溢,泪道冲洗欠通畅,患者未再要求进一步处理。
3 讨论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近年国内学者采取了多种方法来治疗此病,但泪囊鼻腔吻合术重建泪囊至鼻腔的引流道,既去除了化脓病灶,又解除了泪溢,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制作骨孔,切开泪囊和鼻黏膜并紧密吻合新通道创面,大大提高了新造孔道通畅的可能性,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手段,治愈率已达95%左右[2,3]。甲基纤维素是一种有黏性和弹性,无毒、无抗原体透明胶体物质,是房水和玻璃体良好的代用品,在眼科内眼手术,特别是现代白内障和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广泛应用。泪道狭窄或阻塞是慢性泪囊炎的根本原因,治疗比较困难,目前治疗方法多种:鼻泪管硅胶插管术、泪道激光成形术、常规泪道探通术等。将甲基纤维素在泪道探通、治疗泪小管阻塞、鼻泪管成型等治疗方法中留置于泪道,利用其弹性分离组织间界面,阻止创面渗出,减少血块形成,减少粘连;利用其高黏度,使其在泪道中缓慢流出,保持泪道通畅,从而使泪道重新形成,与此相关的文章亦有报道[4,5]。 虽然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此病的有效手段,但临床仍有失败病例,而导致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6,7],手术中泪囊解剖不清未切开泪囊,因前叶缝线张力大崩线,黏膜下陷阻塞吻合口,吻合口内肉芽组织形成。回顾国内外文献主要在骨孔的制作、黏膜吻合方式及防止术后通道阻塞方面有较多报道[8~10],而完整的泪囊瓣与鼻黏膜瓣既有利于吻合又能保证术后泪道的完整性,所以完整泪囊瓣与鼻黏膜瓣的制作是非常重要的。 据以往临床经验在制作泪囊黏膜瓣较困难时,原因有以下几点:(1)小泪囊者术中泪囊不易观察,切开泪囊内壁时易损伤其外壁;(2)泪囊与周围组织粘连,分离时不仅易损伤泪囊,而且易与其周围组织混淆;(3)以往在切开泪囊时,首先自泪点进入泪道冲洗针头或泪道探针,顶起泪囊内壁并以此为标记切开泪囊,但有时会损伤泪囊外壁,且泪囊黏膜分辨不清,易做成假的泪囊黏膜瓣。(4)特别是各种外伤导致的慢性泪囊炎,造成泪囊结构的破坏,不易制作泪囊黏膜瓣。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