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经瞳孔温热疗法(TTT) TTT是运用半导体激光(810nm)的大光斑(0.5~3mm)、长时间(1~10min)近红外光照射,经瞳光将热能输送到脉络膜、色素上皮及眼底的异常血管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眼底肿瘤、新生血管的目的。由于半导体激光在组织中穿透力强,且不被叶黄素层吸收,能够穿过视网膜色素上皮,到达脉络膜,并且对神经纤维层损伤少,因此是治疗CNV的理想光源。TTT使被照射组织升高温度的幅度(最多10℃)明显低于传统的激光光凝。目前认为TTT治疗是通过温热效应使CNV萎缩,且TTT使局部组织低升温,诱导细胞凋亡,使血管形成血栓,并可阻止视网膜色素上皮的迁移和增生;低升温也可诱导视网膜组织热休克蛋白的表达,提高组织的耐热能力,减少邻近组织的损伤。TTT可治疗各种类型的CNV。一般根据CNV的大小采用不同直径的光斑和能量,对于激光参数目前尚无统一的参考标准。TTT治疗的疗效还是令人鼓舞的。有研究报道,术后2年60%患眼的黄斑渗出完全吸收,37.5%患眼的视力提高或保持稳定[9]。Newsom等[10]也获得了类似的结果,术后28个月,经典型CNV 11眼有9例完全关闭,2例保持稳定;隐匿型CNV 25眼中有23例稳定,2例复发,其中1例发展成经典型CNV。虽然TTT治疗CNV是通过温热效应,但是半导体激光在穿过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同时,仍有部分被色素上皮吸收,局部产生温热效应,在视网膜上留下瘢痕;而且TTT不能阻止脉络膜视网膜的萎缩和视网膜下纤维化的出现和发展[9],这些都可以形成中心暗点,造成视功能障碍,使视力下降。另外,TTT的并发症还包括白内障、葡萄膜炎、视网膜下色素播散、黄斑梗死、眼底出血、血管渗出增多、纤维化增加等。
1.4 滋养血管光凝 滋养血管(feeder vessels,FVs)是CNV的供血血管,通过对FVs光凝,可以使其闭合,近而使CNV萎缩。首先先进行动态眼底血管造影(ICGA或联合FFA),确定FVs,然后进行光凝。所用光凝可以是氩激光、染料激光或半导体激光。激光时分两步进行:首先对FVs两侧激光,然后对FVs表面进行激光照射。激光照射后定期行ICGA检查,明确FVs和CNV是否闭合、持续存在及有无复发。Staurenghi等[11]对15例AMD病人的FVs进行光凝,结果发现:经过一次或多次光凝,有40%CNV闭合,33%病人视力提高,47%视力保持稳定。而Shiraga[12]研究后也发现,激光光凝成功率为70%,68%病人的视力得到改善或保持稳定,43%病人视力达到或超过20/100。尽管FVs激光光凝可以有效地使部分CNV闭合,且能提高病人的视力,但该疗法CNV复发率高;对较宽的FVs或CNV较大的疗效不佳;且由于对FVs准确定位,需要进行昂贵ICGA造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
1.5 吲哚青绿介导的光栓疗法(IMP) Costa通过实验和研究发现,ICG介导的PDT可以使CNV闭合,于是经过改良,提出了IMP的概念。首先进行眼底血管造影,明确病变的位置,然后两次静脉注射ICG(间隔20min),第二次静脉注射ICG后的一定时间内(一般2min后),使用半导体激光对病变部位进行低能量、长时间、连续照射;10min后对前述部位再次照射。IMP的作用原理是光动力学效应和阈下热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ICG分两次照射,可以使光化学反应达到最大:第一次注射使病变处通透性异常的脉络膜血管壁染色,第二次则使血管内有高浓度的ICG聚集。2min后再进行激光治疗,可使循环中的ICG浓度降低,避免造成对视网膜损伤。IMP所需要的效应是TTT的副反应,因为激光能量吸收中心是位于血管内ICG,而不像TTT中能量吸收在血管外的内源性色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脉络膜色素细胞),血管内皮的损伤是热传递的结果。IMP一般是对CNV的长入部位进行激光照射(ingrowth-site ICG-mediated photothrombosis,ISIMP)。第一次照射是使CNV长入部位形成小的血栓,然后血栓顺血流进入CNV血管网,只有进行第二次照射,才能使血管闭塞。Costa等先后对继发于AMD、血管样条纹和病理性近视的黄斑中心凹下CNV进行了ISIMP。在血管样条纹病人(5例5眼)中,术后48周视力平均上升6.1行;随访1年,3眼荧光无渗漏,2眼渗漏极轻;视网膜水肿均减轻[13]。在6例病理性近视病人中,5眼视力提高1行或1行以上;4眼荧光渗漏消失,2眼轻微渗漏;视网膜水肿均减轻[14]。IMP治疗CNV安全、有效,费用便宜,操作简单。但由于观察病例少,随访时间短,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