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非球面IOL的发展历程
早在1985年,我国就已出现了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此种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分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呈平凸形,凸面向视网膜并为非球面,光学部直径6mm,中央平均厚度为0.95mm。利用只要使人工晶状体的前主点与原晶状体的前主点重合且两者屈光度相等即可取得等视像的原理,在通过人工晶状体凸面向后接近原晶状体主点的同时,利用13°前倾角达到这一目的[7]。这是国际上最早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但因缺乏生产设备与临床客观指标而未能得到推广。1991年,Atchison研制了一种非球面人工晶状体,他将人工晶状体的表面制成二次曲面,获得了合适的像差与屈光状态的改变[8]。然而这种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最佳光学性能极大地依赖于晶状体的位置及偏离中心的程度。研究发现如果人工晶状体偏心明显,其产生的像差甚至比人工晶状体更大[9]。1999年,Wenner等通过人工晶状体非球面的一面来减少像差,改变另一球面的半径来获得更大的屈光力。结果表明,使用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能够减少光线衍射,改善视觉性能[10]。进入二十一世纪,波前像差技术在人工晶状体设计中的应用,使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研发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Tecnis Z9000型IOL是第一枚使用波前像差技术实现消除像差的IOL,是自IOL发明以来第一种能够产生负球面像差的IOL。这种晶状体光学部直径6.0mm, 屈光指数1.46,形状为双凸形,前后边缘为锐利的方形,其独特之处为采用Z-sharp 光学技术,使前表面由中央向周边逐渐形成扁平形态,形成非球面。通过计算出71例白内障患者角膜的平均正球差,将相应的负球差融入Tecnis人工晶状体,以求达到补偿人工晶状体眼角膜球差的目的[11]。随后,许多公司相继推出各种不同种类的非球面IOL。Alcon公司最新发布设计出一种全新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Acrysof SN60WF,现被称为IQ。是一种带Stableforce襻的单片式晶状体,光学部直径6.0mm, 屈光指数1.55。其特点在于其光学部后表面为非球面设计,使经过其边缘的光线发生折射并与轴旁光线汇聚,在降低IOL后表面中心厚度且不增加边缘厚度的同时,通过周边部的过折射效应,不仅代偿角膜的正球差还能代偿IOL自身的球差,从而使视网膜呈现清晰的像,也正因此使得该IOL中央厚度较其它IOL减少9%。同时由于在材料中加入了带可滤过紫外线和蓝光的有色基团,可以有效滤过对视网膜有害的蓝光,使视觉效果更加自然。
Acri. Tec公司的Acri. Smart 36 A是一种适用于1.4mm微切口双手超乳手术的一片式可折叠IOL,光学部直径6.0mm,具有紫外线滤过作用,前后表面为等同的双凸型非球面设计,边缘为方形。由于它不是超薄IOL,所以囊袋内植入后比较稳定,不会发生偏心和脱出[12]。Bausch & Lomb公司推出名为SofPort AO 以及Akreos AO的三片式非球面IOL,光学部直径为6.0mm,屈光指数1.43,其前后均为360°的方形边缘,独特之处在于其前后表面均为非球面设计,双凸面屈光度比例为1∶2,人工晶状体本身无像差,即整个人工晶状体周边和中心的屈光度是一致的。因此它不会对预先存在的整个视轴的高阶像差造成影响,当其在囊内发生偏心或移位时,也不会产生散光、彗差等其它像差[12]。同时,角膜的形状、瞳孔的大小对该种人工晶状体眼的像差影响也很小[13]。ThinOptX Ultrachoice 1.0 为一种适用于微切口白内障手术的超薄一片式IOL,光学部厚度仅为350μm。其第一表面为具有连续曲率的球面,第二表面为一系列同心圆组成的阶梯状弧面,这些弧面的高度相差50μm,每一圈的曲率均不同,这种组合可以使光线聚焦于一点,使其本身为零球面像差。Canon Staar 公司还推出了预装式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以期给术者带来更大的方便。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