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继续教育 >> 网上学习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于青少年近视防治的特殊意义

http://www.cnophol.com 2008-7-21 14:21:41 中华眼科在线

    
  3 青少年近视眼的病因、病理机制与主要影响因素
    
  公元610年成书的《诸病源候论》认为近视是由“劳伤脏腑,肝气不足”所致。近视的出现与公元606年科举制的实施密切相关。唐代孙思邈在其《千金要方•七窍病》中将夜读细书、月下看书、抄写多年、雕镂细作、博弈不休、饮酒不已等视为重要的眼病病因。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眼暗》一诗中有“早年勤倦看书苦,晚岁悲伤出泪多”,道出了早年苦读书是晚年眼病的重要原因。1644年成书的《审视瑶函》认为久视伤睛成近觑。我国近代著名绝对“近世进士尽是近视”更是揭示了过多读书与近视眼的密切关系。近代西方则将青少年学生近视称作学校性近视。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近视眼实验与流行病学研究2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1~11,15~18] 。研究表明:虽然有重要的遗传因素,对于占学生近视眼绝大多数的单纯性近视眼患者来讲,环境因素起主要作用。即便是少数病理性近视眼,环境因素亦起重要作用 [1~11,18] 。在视觉发育的敏感期,特别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近视眼的主要病理机制是长时间近距离作业造成的眼睛调节力低下或迟滞,导致成像落到视网膜后面,造成眼球相对远视,和/或长时间近距离读写时对于黄斑区以外的大片视网膜所造成的特殊形式的形觉剥夺,导致眼球前后径过度增长 [6,8] 。
   
  儿童少年卫生学及学校卫生学的研究表明:学校教育对于学生视觉发育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室外活动时间太少。随着电视的普及,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电子游戏机的泛滥,中小学生长时间看电视、上网、玩游戏机等都是导致近视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1~7]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彻底改革落后的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切实加强体育、卫生、艺术、国防以及劳动和实践教育,营造良好的视觉环境,使学生自幼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科学用眼的良好习惯是其视觉健康发育的 必要条件 [1~7,19] 。
    
  4 青少年近视眼的科学防治

    
  4.1 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是中医的首要治疗原则,治未病是中医的最高境界。《黄帝内经》开篇之《素问•上古天真论》即将“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与“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以及“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作为养生明目手段。据唐代房玄龄等的《晋书》记载,至少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有古方以“损读书,减思虑;专内视,简外观;旦晚起,夜早眠。”等手段来预防眼病,提高远近视力。
   
  预防为主是新中国一贯的卫生方针。正是在这一正确方针指引下,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新中国在沙眼等传染病的防治方面取得过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通过推广眼保健操,实行群防群治,结合教育改革,缩短学制,加强体育卫生、艺术与劳动实践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在近视眼防治方面亦成绩斐然 [1,2,20] 。
   
  市场经济体制下,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遇到了严峻挑战 [2,6,20] 。近年来,开展近视眼治疗手术的医院迅速增多,却鲜有近视眼预防专业门诊。各地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有条件开设近视眼防治门诊的更少。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与学校卫生室眼科专业力量有待加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不少中小学还没有校医。即便在条件较好的校医院,眼科专业医师亦很少。近视眼防治多年来缺乏大规模高水平的临床研究,指导理论多年来停滞不前。我国学生近视眼防治体制亟需改革。文教卫生需要加强协作,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亟需整合。
   
  大量的实验研究显示,为发育期的动物包括灵长类动物戴凹透镜可以诱导近视 [22,22] ,以凹透镜矫正抑制实验性近视修复 [23] 。结果强烈质疑凹透镜用于矫正青少年儿童近视的安全性能。按照祖国医学理论,等到近视以后再配镜矫正,验配再准确,也只能是治已病的“下医”行为了。近视眼镜是看远处的,戴镜视近时相对远视,这在发育期的青少年儿童可能诱导眼球增长,使近视度数进一步加深。研究证实戴凸透镜则可抑制近视眼的发生与发展,其作用大大强于凹透镜,为教育部全国学生近视眼防治专家指导组1998年就倡导的低度凸透镜防治近视方案提供了有力的实验支持 [1,2,6,24] 。由于近视眼戴低度凸透镜视远处模糊,并有可能使外隐斜增加,以低度凸透镜预防近视,其最佳时机是在近视发生之前,仍然有轻度远视时配戴,为祖国医学治未病理论提供了现代实验依据 [1,6,24] 。学生屈光度的降低往往早于视力的下降。视力正常的学生当中,从屈光学上讲,屈光度为零度的正视眼为数很少,更多的是远视眼,可占80%以上,近视眼也可占到近20%。亦即有屈光学上已经是近视眼,但仍能维持正常视力的“假性近视”存在。根据目前的学生“视力监测公告制度”和“近视眼防治工作制度”,等到视力下降后再进行矫治,常常痛失防治近视的最佳时机 [1,6,7] 。即便是那些假性近视患者,通常亦很难接受低度凸透镜矫正。未病先防是必须坚持的“防近”原则。根据眼科学与学校卫生学的资料,我国学生8~9岁以后,近视率即迅速上升。加强学龄儿童的屈光学监测,对于有近视趋势的潜隐性近视患者,尽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提高我国学生的近视眼防治工作水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2 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是中医的另一重要治疗原则。根据中医的永恒运动观与动态平衡观,作为对于长时间近距离工作的适应性反应,只要坚持努力,近视眼是完全能够防治的 [1~3,6~9,24] 。新的研究亦表明:人的眼球及其屈光力具有伸缩性和昼夜节律,一生都在不断变化 [15,16] 。
   
  近视眼既病早治的重要性已为大量的现代研究所证实 [1~3,6~9] 。随着人的眼球发育,眼轴逐渐增长,角膜逐渐变扁平,晶状体逐渐变薄,远视逐渐减少。10岁以后,随着角膜变扁平与晶状体变薄已近极限,近视度数很难再减少。一旦进入近视状态,近视发展速度通常大大超过远视减退速度 [7] 。对于应用0.5%~1%的阿托品滴眼剂防治近视研究早已表明,应用越早,效果越好 [6,9] 。多数研究表明,对于初发轻度近视患者,应用低度凸透镜(附基底向内的三棱镜)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1,2,6,24] 。近年的双光镜研究表明,它仅对于伴有近点内隐斜的近视进展有一定控制作用 [25] 。最近的渐进镜研究亦表明,它也是对于伴有近点内隐斜的初发轻度近视进展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26] 。正常人近点(33cm)外隐斜多于内隐斜。钱银候等(1993年)报道16~19岁的健康青年近点内隐斜仅占15.27%。青少年近视眼裸眼看近时倾向外隐斜。而且,随着年龄增长与近视进展,近点内隐斜越来越少,外隐斜越来越多,尽早治疗非常关键。
   
  现代社会,近距离作业大量增加,近视稳定年龄延迟,许多人的近视进展持续至25岁以后 [6] 。随着近视度数加深,视网膜脱落等各种并发症大量增加。病理性近视是世界上的主要致盲原因之一。循证医学研究表明,对于由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学 生近视眼的防治,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已难以解决问题。目前有很多人认为近视眼尚无有效的治疗法。因此控制近视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1~11,24~27] 。已有不少研究表明:近视眼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措施综合防治 [1~3,6,9] 。笔者自1997年采用以枸杞子与牛磺酸等中、西药材制成的视欣营养口嚼片结合眼部穴位按摩与导引(视欣明目功能操)以及用眼卫生教育等中西医结合综合措施防治青少年学生近视,7年来,在各地医院、防疫站(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与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为20余万视力低下的青少年儿童患者开展了视力保健服务。经过综合防治,大部分学生在视觉环境改善,不良用眼习惯等得以矫正后,视力得到显著提高,不少人视力恢复正常,并得到巩固。发现越早,开始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以事实证明近视眼综合防治是可行的。综合措施防治青少年学生近视,也是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必然要求,是近视防治的可行途径。
    
  参考文献
    
  1 徐广第.青少年近视防治指南.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8.
  2 徐广第.从视觉生理观点探讨防治近视的理想方法.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3,13(2):89-92.
    3 王金堂.我国学生视力低下的防治现状.中国学校卫生,2001,22(5):471-472.
    4 瞿佳.坚持近视眼防治研究的正确方向.中华眼科杂志,2003,39(6):321-322.
    5 汪芳润,周晓东,尹忠贵.近视眼祈望合理矫治.中华眼科杂志,2004,40(9):577-578.
    6 郑荣领,雷士光.学生近视的预防.中国学校卫生,2003,24(1):93-95.
    7 李光春,范元成,刘雅,等.学生近视眼屈光阈值的研究.实用预防医学,2000,7(5):334-336.
    8 胡诞宁.近视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眼视光学杂志,2004,6(1):1-5.
    9 胡诞宁.近视药物治疗研究进展.眼视光学杂志,2004,6(2):71-74.
    10 Zhao J,Mao J,Luo R,et al.The progression of refractive error in school-age children:Shunyi district,China.Am J Ophthalmol,2002,134(5):735-743.
    11 He M,Zeng J,Liu Y,et al.Refractive error and visual impairment in ur-ban children in southern china.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04,45(3):793-779.
    12 Saw SM,Shih-Yen EC,Koh A,et al.Interventions to retard myopia progression in children:an evidence-based update.Ophthalmology,2002,109(3):415-426.
    13 李文生.开展我国循证眼科学研究势在必行.中华眼科杂志,2004,40(2):75-77.
    14 Saw SM,Wong TY.Is it possible to slow the progression of myopia.Ann Acad Med Singapore,2004,33(1):4-6.
  15 Nickla DL,Wildsoet CF,Troilo D.Diurnal rhythms in intraocular pres-sure,axial length,and choroidal thickness in a primate model of eye growth,the common marmoset.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02,43(8):2519-2528.
    16 Stone RA,Quinn GE,Francis EL,et al.Diurnal axial length fluctuations in human eyes.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04,45(1):63-70.
    17 Zadnik K,Mutti DO,Friedman NE,et al.Ocular predictors of the onset of juvenile myopia.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1999,40(9):1936-1943.
    18 Norton TT.Animal models of myopia:Learning how vision controls the size of the eye.ILAR J,1999,40(2):59-77.
    19 Goss DA.Nearwork and myopia.Lancet,2000,356(9240):1456-1457.
    20 Editorial.Lessons for and from China.Lancet,2000,356(9238):1285.
  21 Graham B,Judge SJ.The effects of spectacle wear in infancy on eye growth and refractive error in the marmoset(Callithrix jacchus).Vision Res,1999,39(2):189-206.
    22 Winawer J,Wallman J.Temporal constraints on lens compensation in chicks.Vision Res,2002,42(24):2651-2668.
    23 Wildsoet CF,Schmid KL.Optical correction of form deprivation myopia inhibits refractive recovery in chick eyes with intact or sectioned optic nerves.Vision Res,2000,40:3273-3282.
    24 Morgan I,Megaw P.Using natural stop growth signals to prevent exces-sive axial elong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yopia.Ann Acad Med Sin-gapore,2004,33(1):16-20.
    25 Fulk GW,Cyert LA,Parker DE.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bifocal glasses for myopic children with esophoria:results after54months.Op-tometry,2002,73(8):470-476.
    26 Gwiazda JE,Hyman L,Norton TT,et al.Accommodation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myopia progression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treatment in COMET children.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04,45(7): 2143-2151.
    27 Choo V.A look at slowing progression of myopia.Lancet,2003,361(9369):1622-1623.    

上一页  [1] [2] 

(来源:中华现代眼科学杂志)(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中华眼科在线,眼睛,眼科,疾病,近视,青少年)的信息
  热门图文

美女 一起来打一场眼睛

打造夸张浓眉大眼

奥运眼镜 让奥运近在眼

夏天常戴变色镜有害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