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结果
见表1、表2。血疗组总有效率78.43%,显效率24.51%,有效率53.92%,按临床类型(临床分型根据眼科全书):缺血型:有效率9.80%,其中中央静脉阻塞2.94%,分支静脉阻塞6.86%。非缺血型:有效率44.12%,其中中央静脉阻塞9.80%,分支静脉阻塞34.13%。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略)
注:总有效率为显效加有效,两组对比,χ2=28.078,P<0.05
表2 血疗组疗效与病因的关系(略)
3 讨论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病因比较复杂,为多因素致病,与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高黏度和血流动力学异常有密切关系。血液黏度及血小板黏附性增高等血液流变学改变,是造成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主要原因[1],视网膜本身的炎症或炎症产生的毒素,可使静脉管壁增厚,内膜受损,内皮细胞增生,表面电荷发生改变。以致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原网络血液细胞成分而形成血栓[2],这也是视网膜静脉阻塞形成的原因。
血液紫外线照射回输法也称量子化输血疗法或血液紫外线照射充氧回输疗法,是用自身的少量血液充氧经紫外线照射,产生量子再输入病人体内的一种疗法,具有降低血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的作用[3],增加纤维蛋白原溶解度,减少血栓形成,使血流速度加快,组织血流量增加,激活抗凝血酶,降低凝血酶含量[4]。根据Poiseuille定律,血液的流量与血液黏度成反比,血液黏度的降低有利于血液的流动,增加视网膜血流量,降低血管内阻力,减轻视网膜水肿,促进出血吸收,改善视网膜缺血缺氧状态,使视功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另外,紫外线的直接光电效应使细菌DNA分子丧失复制能力,转录过程发生障碍。有些细菌含有光敏氨基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在吸收紫外线后发生破坏和凝固,但不降低正常体细胞的抵抗力,从而加强其杀菌作用。经紫外线照射的自体血液的单核细胞的吞噬细胞活性增强,能有效地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5],对因炎症引起的视网膜静脉阻塞起到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 Crath MA,Wechsler F,Hunyor AB,et al.Syatemic factory contributing to vein occlusion.Arch Intern Med,1978,138:216. 2 李凤鸣.眼科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228. 3 韩玉凤,陆阳江,李铃,等.紫外线照射血液中的红细胞作用机理探讨.中国输血杂志,1995,8(3):127. 4 李耀彩,张其梅,周武,等.光量子疗法对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内皮素水平的影响.中国输血杂志,1998,11(1):19-21. 5 张晓声.自体血紫外线照射后再输入的发展.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8,11:269.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