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眼损伤分两大部分。其一,工业生产使用的原料、制成的化学品或剩余的废料直接接触眼部,引起化学性结膜角膜炎、眼灼伤。其二,有毒化学物质通过身体吸收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而发生的眼部病变。前者称接触性眼病,后者称中毒性眼病 [1] 。2004年本科接诊了42例化学性结膜角膜炎,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6月25日~8月30日,本科门诊接诊42例化学性结膜角膜炎病例,其中男37例,女5例;年龄18~35岁,均双眼同时患病。经调查,他们均来自同一家电子厂,从事电路板印刷同一工种,车间生产环境较差,印刷用油墨有极强的刺激性气味且通风欠佳、温度高、照明光线强。症状:眼痛,灼热感或异物感,畏光流泪。眼科检查:双眼结膜充血,角膜上皮水肿,睑裂部角膜上皮糜烂浸润,带状上皮缺损,KP(-),房水闪辉(-),晶体(-),眼底(-)。
1.2 治疗方法 口服抗生素及维生素C片,维生素AD丸;滴的确当眼药水;涂金霉素眼膏;脱离生产环境休息。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1周内治愈。结膜充血消退,角膜上皮修复(部分患者未能休息及注意防护,有反复发作)。
3 讨论
根据全国主要医疗机构统计资料,在我国引起化学性眼灼伤的化学物质有180余种,可分为液体、固体、粉尘、烟雾或蒸气等性状。致眼损伤的化学物质大约有10余大类,主要为酸和碱类化学物质,其次为金属腐蚀剂、非金属无机刺激剂及腐蚀剂、氧化剂、刺激性及腐蚀性碳氢化物衍生物、起泡剂、催泪剂、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等。化学性灼伤程度与物质种类、浓度、剂量、作用方式、接触时间、面积以及与化学物质温度、压力及所处状态有关。其局部作用机制有:(1)氧化作用,如铬酸、次氯酸钠。(2)还原作用,如盐酸、硝酸。(3)腐蚀作用,如酚、各种碱、黄磷。(4)原生质毒,如鞣酸、蚁酸、三氯醋酸。(5)脱水作用,如碳酸、盐酸。(6)起泡作用,如芥子气。化学性结膜角膜炎主要为车间空气中化学烟雾、气体、粉尘刺激所致。可为短时间高浓度的暴露,也可为较长时间低浓度的暴露。表现有明显的眼部刺激症状,如眼痛、灼热感或异物感、流泪、眼睑痉挛等。眼科检查可有结膜充血、角膜上皮损伤,尤以睑裂部明显,角膜基质层一般无损害,预后良好 [1] 。防治:主要对症治疗,必要时脱离接触。改善工作条件,改良工艺流程,穿戴防护服装、防护眼镜。
参考文献
1 李凤鸣.眼科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363-33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