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医患关系 >> 医生维权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医德:谁在强求 谁在坚持

http://www.cnophol.com 2008-8-26 14:57:32 中华眼科在线

    当医生变成病人

    尽管许多事情都不是医生的错,医生也无能为力,但是医生确实需要在自己面临的困难和患者的感受之间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1月26日,中国最大的专业医生网站丁香园在论坛上给出了一个新主题:当医生变成患者。“园主”李天天告诉记者,“我们的目的是请医生们能够换位思考,站在患者的角度去看待医患之间的矛盾。”

    这一主题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跟帖的火爆超出了李天天的预料。在不到两周时间内,300多名医生参与了讨论,发了1000多个帖子,远远超出之前任何一个主题。“足见医患之间其实并不是那么难以理解。”李天天说,跟帖中,很多医生讲了自己的就医经历,这些经历反过来促使他们做一名更能体会患者感受的医生。

    在众多的帖子中,有一篇是讲作者自己怀孕生子经历的:在离预产期还有12天的时候,她突然发生破水,于是赶快打车去医院。可能是半夜的缘故,尽管其父使劲拍医院的大门,仍然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来。来人没有什么好声气,“嚷什么嚷!”其父说,“快生了。”来人无动于衷,“快生了就生呗,有什么好嚷的?”

    然后,她就被扶进去监测胎心。这时她听到值班医生一直在催其父去交钱——却没有解释孩子和她的情况。因为来得仓促,其父手头只有2000多元现金,可是医院非要8000元不可。其父不会用银行自动取款机,就把存折押那儿,请医生赶快处理,可是那个医生还是不停地让交钱。同时,另外一个医生还忙着卖给她一包住院用的东西:卫生巾、一个很粗劣的牛奶杯、毛巾,共35元,后来都没用上,但当时不买还不行。

    那名发帖的女医生希望同行能够更好地更平和地对待病人,这样,当同行们或是他们的家人作为患者的时候,才能得到更人性化的对待。

    医德:谁在强求,谁在坚持

    2005年的一次外科医生会议上,90岁高龄的中国外科开创者裘法祖从口袋里掏出《左传》念道:“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他呼吁医生首先应是个有爱心、有同情心的好人。裘氏刀法入神,他要划破两张纸,下面的第三张纸一定完好。尽管如此,这位巨匠仍然主张“能够不开刀的就不要开刀”。

    可是,对于众多的普通医生而言,不管是“立德”,还是“立功”,即便是“立言”都跟他们离得太远了。正像袁钟向记者分析的那样,医生也是凡人,也需要生存。当儿子的奶粉、老婆的化妆品和自己汽车的油钱都需要他来挣的时候,我们能够要求他们完全忘我、无我的工作吗?更何况,他们的生活经常充斥着超负荷的工作,无法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平衡时间压力,还经常遇上难以沟通的病人。

    世界知名眼科学教授胡天升也不认为,当前的局面仅仅是医生的道德出现了问题。他说,“医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会受社会的影响。和上个世纪50年代相比,社会道德水平已经不一样了。这是整个社会的影响,不能只讨论医生的道德水平。”

    一名在美国行医的中国医生的说法颇和“仓廪实而后知礼节”的古语。“某种程度上,物质的贫乏放大了我们人性中的劣根性。美国的医生不能说都清白,但在物质到达一定基础后,他们重名誉超过金钱。”

    他认为,要是每个医生一上午可以慢条斯理地看10来个病人,那么在病人看来,这个医生即便医术平庸,也可以因为握着病人的手,朝病人友善地微笑,而变得可亲和神圣起来,“要说中国和美国医生的道德基因有什么显著的区别,我还真不相信。但制度的不完善、不科学最后却都集中在医生身上,一并展现给了病人和舆论。”

    有人常常问医学博士、《医事》的作者常青为什么没当医生,她至今不知道怎么给出一个简单明了的答案。但是,她知道,属于医生个人的荣誉和价值其实是从后半生才开始的。医生大多年轻时辛苦、贫穷,在等级森严的医院小社会里,必须掩藏个性小心度日。如果年轻的医生有颗敏感的心,面对每日所见的生老病死、世态炎凉,唯一的出路就是逃避或者变得冷漠。况且,医学其实并不像人们吹捧得那么神话、万能,它和疾病的斗争虽然不时传出局部的喜讯,但最后难免一败。

    在《医事》里,常青引用了希波克拉底誓言“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且对此解释道,从古希腊起,在培养一个年轻人为医生时,摆在第一位的就是让他知道医为仁术,救死扶伤。只是她亦不无感慨地写道:“谁知道2000年后,这种承诺成了医生执业中的不能承受之重。”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常青在中国协和医大读了8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后3年后,仍然放弃了医生的职业。她定义的好医生的标准——“要保证服务,尽自己所能保证医疗质量,然后在这些前提下争取比较合理的回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健康网)(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中华眼科在线,眼睛,医患关系)的信息
  热门图文

五种果汁巧妙喝掉黑眼

冠军刘璇动感微笑奥运

奥运体操姑娘们的比赛

4步打造浪漫娇柔妆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