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主、客观旋转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探讨下斜肌减弱术对眼球旋转状态的影响。方法 对20例(40只眼)下斜肌功能亢进患者行双眼下斜肌切断或部分切除术,应用双马氏杆试验(DMRT)检查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2个月术眼的主观旋转度数;术前和术后1周对其中15例(30只眼)患者行眼底照像,并使用绘图软件测量黄斑-视乳头夹角度数,记录术眼的客观旋转度数。结果 9例原发性下斜肌功能亢进患者术前DMRT均阴性,术后2个月1例主观内旋转5.0度;在11例下斜肌继发性亢进患者中,4例术前DMRT外旋转2.5度-5.0度,术后2个月11例均无主观旋转度数。眼底照像示全部患者左、右眼平均客观旋转度数术前分别为外旋转14.92度±4.5l度和外旋转16.83度±6.39度,下斜肌减弱手术后1周分别减少10.54度±3.75度和13.07度±3.38度;双眼手术前、后客观旋转度数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原发性或出生早期继发性下斜肌功能亢进患者主、客观旋转检查结果不一致。下斜肌减弱术可矫治眼球外旋转斜视;术后主观旋转状态的变化存在复杂的代偿机制;主、客观旋转状态的变化仍存在不一致性。
[关键词] 动眼肌;眼球运动;眼外科手术;斜视
人眼下斜肌的主要功能是使眼球外旋转,继发于上斜肌麻痹的下斜肌功能亢进和原发性下斜肌功能亢进患者多合并外旋转斜视症状。主观旋转度数可采用双马氏杆试验(double maddox rod test,DMRT)进行检查,或通过视野计确定生理盲点的移位[1-3]。客观旋转度数可通过使用眼底照像或检眼镜检查黄斑-视乳头的相对位置来确定[1-4]。对于原发或较小年龄继发性下斜肌功能亢进患者,其主观和客观旋转度数多不一致。我们对下斜肌功能亢进患者行手术治疗,手术前、后检查主、客观旋转状态,以分析主、客观旋转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以及下斜肌减弱术对眼球旋转状态的影响和术后旋转状态的代偿变化。
资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
收集2002年7-10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双眼下斜肌功能亢进患者20例(40只眼),男11例(22只眼),女9例(18只眼),年龄5.0-29.0岁。其中4例患者表现内斜视Ⅴ征,16例患者表现外斜视Ⅴ征;原发性下斜肌功能亢进者9例,年龄6.0-29.0岁;继发于单眼或双眼上斜肌麻痹者11例,年龄5.0-16.0岁,上斜肌麻痹为先天性或出生后早期出现。全部患者病程为2.0-14.0年,平均5.9年。手术治疗方式为双眼下斜肌减弱术(下斜肌切断/部分切除术),同时行水平斜视矫正术。
二、检查方法
1.斜肌功能:上、下斜肌功能的检查方法相似[5]。检查下斜肌功能时令患者双眼同时向左上方或右上方运动,即水平和正上方之间约45度,当外上转眼的角膜下缘与下睑缘相切时,以内上转眼的角膜下缘与下睑缘的距离判定眼球内上转功能亢进的程度:1 mm为+1,2mm为+2,3 mm为+3,>4mm为+4。
2.代偿头位: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2个月观察患者的头位变化情况。
3.主观旋转度数的测量(第一眼位):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2个月进行DMRT。患者头部保持正位,双马氏杆分别置于镜架上,将一红色镜片置于右眼前,将双马氏杆镜柱调至90度垂直,将点状光源置于双眼正前方50cm,调整双马氏杆使患者看到两条平行水平光线,然后移动镜片直至平行光线不再改变,镜片移动的度数即为眼球内或外旋转度数。重复检查3次后计算平均值。
4.客观旋转度数的测量: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周行眼底照像。0.5%托品酰胺散瞳后,将患者下颌置于颌架上,额部紧贴头架,确保头位保持正位,被检眼注视正前方镜头,使用日本Canon眼底照像机拍摄35度-50度眼底像,使用CorelDraw.9.0绘图软件(加拿大Corel公司)测量黄斑中心凹至视乳头的几何中心连线与通过视乳头几何中心水平线的夹角度数,即黄斑-视乳头夹角度数,为黄斑中心凹与视乳头几何中心的相对角度。首先利用斜向和垂直距离测量功能确定视乳头的几何中心,然后画出通过该中心的水平线,再利用角度测量功能测出黄斑中心凹至视乳头几何中心连线与该水平线的角度。测量3次后计算平均值。以黄斑-视乳头夹角度数为该眼客观旋转度数。
三、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配对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