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论文汇集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预后

http://www.cnophol.com 2008-9-10 16:04:15 中华眼科在线

  3 讨论

  我们研究结果显示CRVO及BRVO的RCT无显著性差异.说明CRVO及BRVO均有明显的视网膜末梢循环阻滞. 以往对BRVO的RCT报告各异,张学明等[2]认为BRVO只是某一支血管受累,其RCT不显示异常.谷万章等[3]报告的病例中仅有个别缺血型 BRVO患者可发生视网膜末梢单位阻滞.本组23例BRVO患者中有13例缺血型RCT均有延长,占57%.视网膜动脉硬化在BRVO中为主要发病因素,绝大多数(82%)合并有高血脂[4]. 本组BRVO患者年龄全部在40岁以上,同时均患有视网膜动脉硬化.其错综复杂的微循环结构加上不良的循环基础,即使为BRVO,部分严重患者亦可能发生循环阻滞现象.本组CRVO患者RCT与追踪观察视力的关系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说明RCT越短,其末梢循环阻滞越轻,视力预后越好,反之越差.

  视网膜血管闭塞和无灌注区形成对预后的预告价值早已被人们所关注,本组有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形成的26例患者中,视力在4.0以下者占62%,其中合并有小动脉闭塞的10例患者,有9例视力在4.0以下.所以,早期识别易产生新生血管的高危眼极为重要.国外已有学者[5],用微机分析和处理荧光血管造影片图像,定量无灌注的范围作为视网膜缺血性指标. 缺血视网膜相当于10个视盘面积被认为是产生新生血管的低限值.无灌注区的百分比与新生血管的发生率之间呈正相关,本组有新生血管形成的15例中,视网膜无灌注区在10个视盘面积以上者10例.视网膜小动脉闭塞是动脉灌注不足的一种表现,反过来又进一步加重视网膜缺血,是影响视功能的又一重要原因.多数学者认为侧支循环的建立对恢复视功能有重要意义[6]. quinlan 等[7]则认为侧支循环的形成与否与视力预后无关.本组23例侧支形成患者中有14例患者A-V间与V-V间侧支并存,同时还有2例患者有视盘侧支形成,但65%(15例)的患者视力在4.0以下,而在黄斑与阻塞静脉之间有一支开放小静脉的10例患者,视力均在4.0以上,此点说明黄斑区血管回流的及时有效调整和保护,是预后视力恢复的重要因素.侧支循环的建立可以有效的代偿循环受阻情况,但有一定的时间性,本组23例中病程在3 mo以上者17例.同时出血、水肿吸收的快慢不仅与侧支循环有效程度有关,还与阻塞程度、病变影响的部位,患者血流状况等有直接关系.总之,黄斑区功能的恢复仍是视功能恢复的主要方面.

  参考文献:

  [1]梁树今.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释义[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79:32-33.

  [2] 张学明,尚崇学,盖 莉. 视网膜静脉阻塞67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J].眼底病, 1987;3(2):86-89.

  [3] 谷万章,付俊敏,王月春et al.葛根对视网膜血管阻塞治疗的探讨[J ]. 实用眼科杂志,1984;2(4):232-234.

  [4] 张承芬. 眼底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91-198.

  [5] Sanborn GE, Magargal 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mispheric retina l vein occlusion[J]. Ophthalmology, 1984;91(12):1616.

  [6] 阮 欣.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 4;18(5):286-297.

  [7] 李雪菲. 中青年性视网膜静脉阻塞[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1994; 1 8(5):217-225.

上一页  [1] [2] 

(来源: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第21卷第4期)(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视网膜)的信息
  热门图文

冷酷华丽的黑色美妆

妆眉弄眼速成电眼娃娃

媚妆之新古典秋冬眼妆

眼线画法 瞳孔又大又亮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