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病例分析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屈光不正儿童眼屈光状态的变化分析

http://www.cnophol.com 2008-10-21 13:39:31 中华眼科在线

【摘要】  目的 观察屈光不正儿童眼屈光状态变化的规律。方法 选择3~10岁屈光不正儿童经常规检查,无眼部器质性病变或显斜者,用1%阿托品滴眼液进行睫状肌麻痹视网膜检影验光后,连续3年追踪观察。每年验光1次。结果 3年来的主要表现为远视等效球镜值增加,球镜度减少,远视散光明显增多P<0.01,近视度数逐年增加P<0.01。结论 屈光不正儿童,其屈光度及屈光是随年龄增长不断变化的,为了确保儿童斜视弱视的治疗,在对屈光不正儿童处方配镜时,要重视追踪管理,散光和屈光参差的不稳定性必须加以考虑,不能像成人那样多年使用一付眼镜。

【关键词】  屈光不正;儿童;屈光变化

  正常儿童的屈光状态是随生长发育而变化的,而屈光不正儿童的屈光发育究竟如何,目前尚无定论,本文通过对249例3~10岁屈光不正儿童连续3年屈光数据的统计来探讨其屈光变化规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7月~2006年6月眼科门诊初诊病例中,经常规检查,无眼部器质性病变者,用1%阿托品滴眼液每日一次,7天充分麻痹睫状肌,视网膜检影验光后选择3~10岁屈光不正儿童进行3年的追踪观察。每半年扩瞳验光一次,3年的时间里共随访了832例,其中坚持半年来我院复查的378例,因半年儿童的屈光状态变化不大,因此选择其中持续3年坚持每年复查一次的249例,其中男113例,平均年龄4岁。

  1.2  评价标准  按等效球镜值计算,屈光度≥+0.50D为远视眼,≥-0.25D为近视眼,远视眼包括远视散光,近视眼包括近视散光;两眼屈光度相差,球镜>1.5D或柱镜1.00D为屈光参差[1]。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0.0软件包选择卡方检验,按等效球镜值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屈光状态变化  249例(498眼)儿童屈光不正每年扩瞳验光一次,多数表现为复性远视。3年来近视逐年增加(χ2=9.375,P<0.01);远视及混合散光逐渐减少,但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

  表1  498眼屈光状态变化情况(略)

  注:χ2 = 9.375,P<0.01

  2.2  屈光度变化  249例儿童屈光不正3年的屈光度以远视变化较为突出,即等效球镜值增多,而球镜度减少(P<0.01),见表2。

  2.3  散光变化  249例儿童屈光不正,初诊时散光者387例,3年来散光逐渐增多(P<0.01),其中以远视散光增多更为明显(P<0.01),见表3、表4。主要表现为顺规散光,初诊时有7例逆规散光,在随访时间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1),且没有一只眼的柱镜轴变化超过15度。混合散光64只眼,逐渐减少,差异无显著性,此间球镜度≤1.50D的31只眼中有14只眼转化为近视散光,其转化率为45.16%,球镜>1.50D的33只眼中有5眼转化为近视散光(χ2=13.57,P<0.01)。也有部分远视散光转化为混合散光,且均为球镜度≤1.50D。

  表2  屈光度变化情况(略)

  表3  498眼中散光变化情况(略)

  表4  498眼中远视散光变化情况(略)

  2.4  屈光参差  249例儿童屈光不正初诊时屈光参差105例占42.17%,其中33例第2次复诊屈光参差消失,而初诊时没有屈光参差的病例中有33例转化为屈光参差,这些屈光参差的患者在初诊和复诊时有明显散光,初诊时有90.48%,≥1.50D者有73眼,占69.52%(χ2=125.16,P<0.01)。2次复诊时有93.3%,≥1.50D者有74眼,占74.47%(χ2=147.12,P<0.01)。本组无论出诊或2次复诊新出现的屈光参差者,绝大多数患者都有散光,分别为87.15%和93.92%,且多≥1.50D(χ2=6.01,P<0.05;χ2=6.54,P<0.05)。

  3  讨论

  3.1  儿童屈光状态发育  一般认为人的屈光状态在新生儿几乎全部为远视眼,并且有一定程度的顺规散光,其屈光状态分布范围较宽,随着眼球的生长发育,远视有散光程度逐渐降低,屈光变异逐渐减少而向正视发展,这一变化称为“正视化过程”[2]。本文的资料显示在初诊的498眼中有远视者391眼,一次复诊时下降为386眼,第二次复诊远视眼为377眼,符合这一规律。而屈光不正儿童的屈光状态发育是否符合这一规律,尚无定论。

  3.2  屈光状态和屈光度的变化  249例屈光不正儿童3年来近视增加明显,而屈光度变化则以远视变化较为明显,表现为等效球镜值增加,散光度也增加。从本文统计分析资料看,远视等效球镜值增加可能与远视散光增加有关。张健等对399名有≥1.00D 散光的1岁儿童进行的观察,发现在出生后前2年内远视散光程度的减低最为明显[3]。阎洪禄认为正常人眼存在轻度散光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生理性散光,是由于上下眼睑压迫角膜所致,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散光有逐渐增加的倾向[2]。本文对部分3岁前儿童屈光状态统计与李丽红等的调查结果相符[4]。这与阎洪禄和张健的观点也是一致的。这表明对儿童的散光需特别的随访。散光轴向以顺规散光为主,且随访中没有一只眼的柱镜轴变化超过15度。这说明儿童眼散光轴向的稳定性。

  3.3  散光与屈光参差  研究中我们发现散光与屈光参差的关系与杨素红等报道的相同[5],在随访期间有部分屈光参差的病例发生了互换。初诊时有屈光参差的105例中95例有散光,且多≥1.5DC,在2次复诊中有33例发生了互换,也以≥1.5DC为主。

  3.4  混合散光的变化  研究中我们发现散光逐渐减少但差异无显著性。
      
  总之,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正常儿童的屈光状态是不断变化的,屈光不正的儿童也是如此,尤其是与散光结合的屈光参差及混合散光是不稳定的。因此为了确保儿童斜、弱视的治疗,在对屈光不正的儿童处方配镜时,要重视追踪管理,不能向成人那样使用一付眼镜。

【参考文献】
    [1] 李凤鸣.眼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585~2589.

  [2] 阎洪禄,高建鲁.小儿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04~506.

  [3] 张 健,祝令存,肖爱云.眼镜对近视学生屈光度和视力影响的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0,21(2):128.

  [4] 李丽红,马越明等.昆明市婴幼儿眼屈光状态的调查[J].中华眼科杂志,2001,37:24.

  [5] 杨素红,任华明,甘晓玲.眼散光与屈光变化的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22(8):602~604.

(来源:《西南军医》 2008年2月10卷1期)(责编:zhang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屈光不正,儿童,屈光变化)的信息
  热门图文

眼部肌肤年龄测试

给男士眼部护理提个醒

10款百元内好口碑眼霜

容祖儿最抢眼的橘色眼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