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以来,我院施行前、后房型人工晶状体Ⅱ期植入术随机抽取40例,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40只眼,男30例,女10例;左眼25例,右眼15例。年龄从5~75a,平均20a。40例无晶体眼,其中现代囊外白内障术后20例,外伤性白内障摘出术后9例,先天性白内障摘出术后6例,白内障冷冻摘出术后5例。以上4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虹膜后粘连,晶状体后囊缺损,玻璃体前脱出。
1.2 方法 单纯睫状沟植入21例,占52.5%.用于后囊完整或后囊破孔在1/2象限以内,无悬韧带断裂,玻璃体位于瞳孔后的病例,也可用于后囊破孔虽已超过1/2象限,但在破孔周边有残留前囊膜,或机化膜可替代后囊的病例。
术前20min托品酰胺术眼散瞳,常规20g . L-1利多卡因,7.5g. L-1布比卡因对半共6mL行术眼球后及球周麻醉,在上方角膜缘做水平5mm板层切口,用自制小尖刀前房穿刺,前房内注入Healon,角膜缘切口稍扩大至3mm,12点钟做虹膜周边切除,经虹膜周切孔向虹膜后方睫状沟注入粘弹剂,然后用80°角显微虹膜恢复器,经虹膜周切孔伸入虹膜根部后方,向瞳孔区做横扫动作,检查睫状沟的深浅,同时分离虹膜后粘连。如遇广泛的虹膜后粘连,则用囊膜剪剪开,以防虹膜撕裂。其中特别注意剪刀应靠近虹膜背面,以免将晶状体后囊剪穿或将晶状体残膜过多地剪除,以至影响人工晶状体植入睫状沟。当虹膜后粘连伴有虹膜缺损时,对缺损处边缘的虹膜不予分离。用虹膜恢复器拨开虹膜,选择于囊环的最宽处放置人工晶体襻。卡米可林快速缩瞳,检查人工晶状体的稳定和居中情况,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单位,地塞米松2.5mg。
1.3 囊袋内Ⅱ期植入人工晶状体5例,占12%.用于后囊完整或后囊视区破裂小于4mm。前房型人工晶体Ⅱ期植入14例,占35%.用于后囊破裂超过3/4象限,玻璃体脱出,虹膜完整。
2 结果
2.1 本组40例中,5例(占12.5%)散瞳后无虹膜后粘连,并可见完整后囊膜给予囊袋内植入工晶状体;21例(占52.5%)睫状沟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因虹膜后粘连达1~2个象限,可见2~3个象限的后囊环;14例(占35%)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虹膜基本完整,仅见1/4象限后囊环残留,无后囊膜,玻璃体脱入前房。
2.2 视力 术后3mo视力≥0.5者35例,占87.5%.0.2~0.4者5例,占12.5%,均为儿童,术前已有弱视。
2.3 角膜情况 术后3d角膜透明者30例,占75%;术后4d透明者8例,占20%;术后7d透明者2例,占5%.经12mo随访,未遇到角膜失代偿病例。
2.4 植入人工晶状体情况 正位38例,占95%;倾斜1例,占2.5%;挟持1例,占2.5%.随访12mo,无1例晶状体脱位。
3 讨论
3.1 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为过去单纯白内障摘出患者提供了最佳治疗的机会,特别对单眼无晶状体眼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因为单眼无晶体眼不能戴眼镜,植入人工晶状体可预防儿童外伤后废用性斜视;但对角膜内皮有较严重的损害、黄斑囊样水肿等病例,应极慎重或视为禁忌。
3.2 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术前详细检查,以评估术后效果及判断术中困难至关重要。
3.3 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并发症:本组病例随访中未见角膜失代偿、青光眼、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术后早期角膜水肿10例,占25%,均发生在有广泛虹膜前后粘连的患者,分别于术后4~8d消失。另外,如果虹膜后粘连分离得不够彻底,特别是睫状沟人工晶体植入时I0L襻不易到位,I0L植入较为困难,而过多的操作极易损伤角膜内皮,造成术后早期角膜水肿,严重者可形成大泡性角膜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