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超声生物显微镜是90年代初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型超声检查仪[2,3]。它利用高于普通眼科超声仪器5~10倍的高频超声(50~100 mHz),穿透深度为4 mm,能清晰地显示眼前节的结构,尤其使后房不再是眼科医生的盲点。应用UBM研究继发性瞳孔阻滞性青光眼,能够直接观察到在阻滞的瞳孔和虹膜后面的情况。
继发性瞳孔阻滞性青光眼是眼科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类青光眼。由于其阻滞的部位在晶状体和虹膜接触的部位,因此造成虹膜膨隆,中央前房和周边前房不匀称变浅的典型表现。然而,并非所有的患者都表现出上述典型特点。
对于外伤后晶状体脱位引起的继发性瞳孔阻滞性青光眼,如果晶状体脱位明显,在裂隙灯下可见脱位的晶状体夹持于瞳孔区(有时可见晶状体赤道部),前房变浅,比较容易诊断。而本组2例外伤患者,由于晶状体半脱位不明显,在裂隙灯检查中不能发现,此时应用UBM直接观察晶状体的位置、晶状体赤道部与睫状突间的关系,甚至测量同一子午线上晶状体赤道部与睫状突间的距离即可明确诊断。
UBM对于因虹膜睫状体炎引起的继发性瞳孔阻滞性青光眼的诊断同样很有帮助。本研究图2,3所示病例,在裂隙灯下未见典型的虹膜膨隆、中央与周边前房不匀称变浅的特点,而虹膜后面的情况又不甚了解。在这种情况下,经UBM检查发现,由于炎症反应较重,除虹膜前粘连外,还存在着严重的虹膜后粘连。虹膜与晶状体表面接触的部位完全粘连在一起,因此虹膜变得较平,并未出现典型的虹膜膨隆、中央与周边前房不匀称变浅的特点。再结合睫状突、悬韧带的炎症反应表现以及后房存在的特点,继发于虹膜睫状体炎的瞳孔阻滞性青光眼的诊断十分明确。因此,在前节炎症反应重或持续时间长已造成虹膜广泛的前、后粘连时,或当晶状体脱位的程度不是很明显,或由于角膜水肿等原因前房不能看清的情况下,借助UBM检查,有助于全面了解眼前、后房的情况,将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从而有助于及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避免了治疗的盲目性。
UBM检查还有助于继发性瞳孔阻滞性青光眼和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的鉴别诊断。对于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因其阻滞的部位在睫状环,逆流的房水聚集在玻璃体中,容积增大的玻璃体推挤整个虹膜-晶状体隔前移,致使从根部到瞳孔缘部的虹膜完全与晶状体表面相贴,继而后房消失。
我们[4]应用UBM检测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发现所有患者的后房均消失,同时伴有虹膜-晶状体隔向前移动,虹膜从根部到瞳孔缘部与角膜内皮完全相贴而无间隙;前移的晶状体使中央前房变为极浅或消失;睫状体增厚,肿胀的睫状突向前旋转,止于虹膜根部,堆积在虹膜根部与向前移动的晶状体赤道部之间的间隙中;睫状突与晶状体完全相贴无间隙或十分接近。本组11例继发性瞳孔阻滞性青光眼患者中,虽然均为裂隙灯的不典型瞳孔阻滞性青光眼,但在UBM影像上均表现为后房存在,这说明房水流动阻滞的部位在瞳孔区。因此,我们认为后房消失与否是鉴别瞳孔阻滞性青光眼和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的要点。当然,一般而言,继发性瞳孔阻滞性青光眼和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的鉴别诊断并不困难,除上述眼部检查的特征外,二者在发病的诱因、病史、发病特点、疾病转归及自身的解剖结构等方面均有一定差异。借助UBM检查,使我们对于疾病的认识更加直接、客观,因而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另外,从本组11例的治疗与转归资料可充分证明UBM诊断的正确性。由于外伤或虹膜睫状体炎引起的瞳孔阻滞性青光眼,经手术治疗,使瞳孔阻滞的因素解除后,预后一般较好。而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引起的6例继发性瞳孔阻滞性青光眼中,5例经保守或手术治疗后恢复顺利;仅1例经2次手术后病情得以控制,这与炎症反应较重、时间较长、以及房角关闭时间长等有关,经房角分离及切除晶状体后囊和前部玻璃体后,房水循环的通路重新开放,前房和眼压才得以恢复。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UBM作为一种新型的高频超声诊断仪,在继发性瞳孔阻滞性青光眼的诊断及其与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必须指出,我们讨论的是继发性瞳孔阻滞性青光眼,而非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中因瞳孔阻滞力增加导致眼压升高的青光眼类型,二者切勿混淆。
参考文献
1,王涛,刘磊,李志辉,等.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研究睫状肌麻痹剂对眼前节结构的影响.中华眼科杂志,1998,34:137-140.
2,Pavlin CJ,Harasiewicz K,Sherar MD,et al. Clinical use of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Ophthalmology,1991,98:287-295.
3,Pavlin CJ,Sherar MD,Foster FS. Subsurface ultrasound microscopic imaging of the intact eye. Ophthalmology,1990,97: 244-250.
4,刘磊,王涛,李志辉. 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的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中华眼科杂志,1998,34:178-182.
(收稿日期:2000-02-12)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