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前沿动态 >> 研究进展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翼状胬肉中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免疫组化研究

http://www.cnophol.com 2008-11-6 14:33:35 中华眼科在线

  讨 论

  1.物质合成和细胞增殖的活跃是翼状胬肉生长和复发的重要基础: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增生性眼病。虽然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其发生与紫外线照射明显相关,但就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明确。病理学研究表明,有些翼状胬肉标本中有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或球结膜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有学者发现翼状胬肉细胞异常表达p53肿瘤抑制基因, 认为术后的高复发率与这些异常细胞在手术中未彻底清除有关,提出术中应尽可能清除这些异常细胞是避免术后复发的重要措施[1,2]。也有人认为,细胞增殖并不是翼状胬肉的主要病理改变[3,4]。Karukonda等[3]报道,对新加坡、香港、以及美国阿肯色州Little Rock 等三个不同纬度地区92例翼状胬肉标本行流式细胞仪检查,发现翼状胬肉内G2、M期细胞与正常结膜上皮比较,细胞无显著增多,而且病变中无异常细胞的增殖;同时还发现,新加坡及香港等低纬度地区的翼状胬肉标本中S期细胞明显增多, 因此认为翼状胬肉的主要病理改变为细胞合成活跃。翼状胬肉标本电镜超微结构研究表明,细胞基质及胶原纤维增多及变性是其主要病理改变[3,4]。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CNA,结果表明翼状胬肉细胞有PCNA表达,而且<60岁患者PCNA表达要高于≥60岁患者,进行期患者的PCNA表达高于静止期的翼状胬肉患者。目前已知PCNA是一种核内蛋白质,是DNA复制时δ聚合酶的辅助物,主要出现在S期细胞,它的出现与细胞增殖有明显的关系。据认为PCNA是一种准确、简便、且可以直观了解细胞增殖状况的研究指标[5]。本研究结果说明, 翼状胬肉内存在明显的细胞增殖和活跃的物质合成。以年轻及进行期患者更为明显。

  2.抑制翼状胬肉内细胞PCNA表达有助于减少翼状胬肉术后复发:近年文献报道,抗代谢药(丝裂霉素C)局部应用可明显抑制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可使单纯翼状胬肉切除及巩膜暴露或自体结膜瓣移植的复发率明显降低[6,7]。对于丝裂霉素等抗代谢药的治疗作用机制推测认为,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从而减少S期细胞及减轻细胞合成等而起作用,但尚无病理学研究的证实。本研究结果表明,术前局部应用抗代谢药高三尖杉酯碱加氟美松,可使翼状胬肉细胞PCNA表达明显减少,说明S期细胞明显减少,翼状胬肉内的细胞增殖及合成均受到抑制, 这与对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具有抑制作用的结果一致[8]。本研究发现,应用高三尖杉酯碱加氟美松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明显降低,与病理结果一致。而氟美松虽然对于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8]或小梁细胞[5]具有抑制作用,但在体内对于翼状胬肉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不明显。同时表明体外实验与体内实验结果仍存在一定的差异,二者结合可使结果更为确切完整。

  志谢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李炎松讲师

  参考文献

  1 Tan DT, Lim AS, Coh HS, et al. Abnormal expression of the p53 tumor suppressor gene in the conjunctiva of patients with pterygium. Am J Ophthalmol,1997,123:404-405.

  2 Dushku N, Reid TW. p53 expression in altered limbal basal cells of pingueculae, pterygia, and limbal tumors. Curr Eye Res, 1997, 16: 1179 -1192.

  3 Karukonda SR, Thompson HW, Beuerman RW, et al. Cell cycle kinetics in pterygium at three latitudes. Br J Ophthalmol,1995,79:313-317.

  4 徐国兴,周琳瑛,童 绎,等.翼状胬肉超微结构的病理研究.中华眼科杂志, 1996,32:438-440.

  5 戴惟葭,李美玉.增殖细胞核抗原在人眼小梁细胞增殖研究中的应用.中华眼科杂志,1997,33:413-416.

  6 Panda A, Das GK, Tuli SW, et al. Randomized trial of intraoperative mitomycin C in surgery for pterygium. Am J Ophthalmol, 1998,125:59-63.

  7 Sanchez-Thorin JC, Rocha G, Yelin JB,et al. Meta-analysis on the recurrence rates after bare sclera resection with and without mitomycin C use and conjunctival autograft placement in surgery for primary pterygium. Br J Ophthalmol,1998,82:661-665.

  8 王映芬,罗晨美,龙心光,等.高三尖杉酯碱、血栓通与氟美松联合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抑制效果.广东医学院学报,1996,14:212-213,218.

(收稿日期:1998-12-09  修稿日期:1999-06-22)

上一页  [1] [2] [3] 

(来源:互联网)(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中华眼科在线,眼睛,眼科,翼状胬肉,增殖细胞核抗原)的信息
  热门图文

应对任何场合的时尚眼

性感妖艳的周迅个性眼

爱美就不要吝啬

秋水明眸滋润心得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