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继续教育 >> 网上学习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在白内障吸出术后黄斑病变诊断中应用

http://www.cnophol.com 2008-11-13 14:44:59 中华眼科在线

  3 讨论

  随着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不断完善,视网膜疾病所致的术后视力不良变得逐渐突出。对于年龄大于50岁的老年患者,视网膜疾病特别是黄斑病变成为主要致盲眼病之一[1]。由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患者年龄较大,多数有全身疾病,术后早期进行三面镜或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时,常因不合作或全身禁忌而不能应用。目前临床常用的另一影像技术——超声波检查,除了需与眼睛直接接触外,由于其分辨率低[2],对视网膜的细微结构不能成像,不能满足对视网膜疾病的诊断。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致使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早期眼底检查受到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某些疾病的诊断。

  OCT是一种全新的视网膜成像技术,它通过对参照光和测量光的比较,精确测量回声光波的延长时间。不同组织结构的反射光通过干涉仪测量后,由计算机处理成伪彩色显示成像。在本组50只眼患者中,45只眼因各种原因未能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三面镜检查者,均可进行OCT检查。

  OCT的分辨率取决于光源的相干特性,其轴向分辨率可达10μm,它可探查到的视网膜积液较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发现渗漏出现得早且可客观地评估视网膜的积液高度。有报道指出白内障术后患者当第一眼发现早期黄斑变性时,第二眼发生黄斑病变的可能性增大[3],故术后黄斑病变的早期诊断意义明确,而高的轴向分辨率对黄斑病变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4]。在本组病例中,OCT对术后轻微的黄斑水肿表现出独特的敏感性,在34例阳性眼中,有24只眼发现有黄斑水肿。部分患者在临床检查未发现眼底异常时,OCT即已发现异常。

  图1 a.黄斑区内界膜反光增强,黄斑区厚度增加,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内可见小暗区(箭)。提示黄斑区水肿,视网膜前膜形成;b.可见黄斑区反光稍强,未见其它异常。图中箭示OCT扫描轴位 图2 a.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增厚,可见小暗区(双箭),鼻侧见玻璃体后界膜反光带并向黄斑延伸(单箭),提示黄斑水肿合并玻璃体后脱离;b.可见黄斑区反光稍强。图中箭示OCT扫描轴位 图3 a.黄斑区神经上皮层部分断裂(箭),其下可见部分视网膜组织,提示黄斑囊样破裂所致的板层裂孔;b.黄斑区可见黄白色漆样裂纹,中心凹可见一暗红色灶内有一黄白色小点。图中箭示OCT扫描轴位 图4 a.视网膜色素上层层连续性破坏(箭),提示黄斑视网膜色素上皮损伤;b.黄斑区可见少许黄白点状渗出,未见其它异常。图中箭示OCT扫描部位

  OCT可清晰地确定视网膜神经感光层的内外边界,可对视网膜的厚度进行精确的测量。OCT测量的视网膜厚度与实际视网膜厚度相差不超过10~20μm[5]。目前认为视网膜厚度的改变与视功能不良关系密切,且在裂隙灯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正常时,OCT即可发现视网膜厚度的异常[6]。本组病例观察显示,当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患者术后视力不良时,一旦视网膜厚度改变,应注意此类高危眼视网膜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OCT可清晰地显示视网膜各层的组织结构,可有效地鉴别黄斑裂孔、黄斑板层裂孔、假性黄斑裂孔和囊肿,并可对有黄斑裂孔形成倾向的高危眼进行追踪观察。本组病例中也发现,OCT的高分辨率使它可对细小的玻璃体后脱离进行诊断,并可明确其对视网膜的牵拉是否造成黄斑区的水肿以及是否有黄斑囊肿或裂孔形成的倾向。OCT可清晰地显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局灶性小的损害。目前认为许多原发性视网膜脉络疾病的早期损伤均表现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的损害[7],甚至可出现在视力损伤之前,所以当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患者出现视功能恢复不良时,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细小的连续性破坏对疾病的诊断和追踪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德正,文峰,黄时洲等.渗出型老年黄斑变性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特征.中华眼底病杂志,1998,14:76-80.

  2 Pavlin CJ,Sherar MD,Foster FS.Subsurface ultrasound microscopic imaging of the intact eye.Ophthalmology,1990,97:244-250.

  3 Hee M R,Puliafito C A ,Carlton W,et al.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macular edema with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rch of ophthalmolgy,1995,113:1019-1029.

  4 Puliafito C A ,Hee M R ,Charles PL,et al.Macular diseases with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phthalmology,1995,102:217-229.

  5 Swanson EA,Izatt JA,Hee MR,et al.In vivo retinal imaging b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pt Lett,1993,18:1864-1866.

  6 Hee MR,Puliafitio CA,Duker JS,et al.Tomography of diabetic macular edema with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phthalmology,1998,105:360-370.

  7 PV Alvere ,Lennart B, Peter G ,et al.transplantation of fetal retianl pigment epithelium in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with subfoveal neovascularization.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1994,232:707-716.

(收稿:1999-03-04 修回:1999-05-28)

上一页  [1] [2] 

(来源:互联网)(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眼科,中华眼科在线,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白内障摘除术,黄斑,病理学)的信息
  热门图文

金秋最诱人的野性图腾

本季最流行金色眼影

应对任何场合的时尚眼

性感妖艳的周迅个性眼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