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测量比较儿童远视和近视眼睫状肌麻痹前后各屈光成分的变化,探讨调节对其屈光成分的影响。方法 对520例3~12岁儿童使用1%阿托品散瞳验光,睫状肌麻痹前后均采用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Zeiss IOL Master)测量眼轴长度、角膜屈光力(K1、K2)、前房深度。对其中远视646眼、近视221眼的睫状肌麻痹前后各屈光成分测量值进行统计对照分析。结果 ①儿童远视眼睫状肌麻痹后眼轴变短(P=0.01),角膜屈光力变小(K1 P=0.01;K2 P=0.04),前房深度加深(P=0.00)。②儿童近视眼睫状肌麻痹后前房深度加深(P=0.00),眼轴长度、角膜屈光力无变化。结论 儿童远视眼睫状肌麻痹后眼轴变短,角膜屈光力变小,前房加深;儿童近视眼睫状肌麻痹后前房加深,而眼轴长度、角膜屈光力无变化。
【关键词】 远视;近视;儿童;屈光成分;光学相干生物测量;睫状肌麻痹;调节
关于眼调节的详细机制尽管至今尚有争议,但目前认为调节的主要特征是晶状体弯曲度的增加。近年来研究发现,调节不仅仅表现为传统意义上的晶状体变化,还对眼的其他屈光成分如角膜、眼轴等都产生了影响。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成年人在调节过程中角膜屈光力增大,眼轴长度增加。本研究旨在借助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这一先进手段,观察比较儿童远视眼和近视眼睫状肌麻痹前后各屈光成分的变化,以探讨调节与儿童屈光不正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6年6月~2007年3月在山东省立医院眼科门诊就诊,需进行睫状肌麻痹后视网膜检影验光的屈光不正儿童,共520例(950眼),男278例(517眼),女242例(433眼);年龄为3~12岁,平均为(7.54±2.15)岁;屈光度为-9.38~+12.00 D,平均为(+2.55±3.86)D。除去单纯散光、混合性散光83眼后,对其中远视646眼(包括单纯远视124眼和复性远视散光522眼),近视221眼(包括单纯近视40眼和复性近视散光181眼)进行统计分析。
1.2 方法 所有儿童均进行裸眼及矫正视力、眼底及注视性质、眼位及眼球运动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偏心注视、既往眼部手术史者。采用德国Zeiss公司生产的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 Master)分别测量双眼的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角膜屈光力(the least refractive power of cornea,K1;the greatest refractive power of cornea,K2)、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然后给予1%阿托品眼膏涂眼,每日3次,连续3 d,由同一资深验光师进行视网膜检影验光,然后再次采用IOL Master进行测量。根据检影验光结果计算出等效球镜值SE(SE=S+C/2,其中S代表球镜值,C代表柱镜值),定义≥+0.75 D为远视,≥-0.50 D为近视。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先进行正态性检验,睫状肌麻痹前后各屈光成分测量值的比较采用配对设计资料的t检验。
2 结果
2.1 儿童远视眼睫状肌麻痹前后各屈光成分的比较
远视646眼的屈光度为+0.75~+12.00 D,平均屈光度为(+4.32±2.55)D。睫状肌麻痹前后各屈光成分测量值及t检验数值见表1。可以看出,睫状肌麻痹后眼轴长度变短,角膜屈光力减小,前房深度加深。
2.2 儿童近视眼睫状肌麻痹前后各屈光成分的比较 近视221眼的屈光度为-0.50~-9.38 D,平均屈光度为(-2.65±1.83)D。睫状肌麻痹前后各屈光成分测量值及t检验数值见表2。可以看出,睫状肌麻痹后前房深度加深,而睫状肌麻痹前后眼轴长度、角膜屈光力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