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病例分析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废注射器针头致眼内炎35例

http://www.cnophol.com 2008-12-26 10:53:34 中华眼科在线

   【关键词】  眼内炎;注射器针头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医疗、防疫部门全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虽可阻断由医疗行为传播传染病,但使用后处理不当流入社会,造成很多危害。儿童玩耍废注射器针头扎伤眼,致眼内炎的病例较多,我院于2000年3月~2007年3月共收治35例儿童眼内炎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儿童,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2~5岁,右眼20例,左眼15例。家居农村占32例。角膜穿孔17例,巩膜裂口18例。受伤到就医时间为1~7天,受伤到手术时间为2~8天。经常规眼科检查和眼科超声检查,单纯眼前段炎症7例,其余28例均为全眼球炎症。

    1.2  方法  7例单纯眼前段炎症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静脉滴用抗生素、激素,球结膜下注射抗生素、激素,勤滴抗生素、激素眼液,阿托品散瞳。

    28例眼前段和眼后段均有炎症的全眼球炎症患者,行闭合式玻璃体切除联合晶体切除术。所有患儿均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先行晶体切割术,术中保留前囊膜,瞳孔区前囊膜切除4 mm直径,保留大部分周边前囊膜;尽量切除脓性玻璃体,对于周边玻璃体可在巩膜外顶压,让周边玻璃体进入光轴区尽量切除。在玻璃体切除前从灌注头抽吸玻璃体0.1~0.2 ml送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1]。灌注液为乳酸林格氏液500 ml加入5%葡萄糖液0.9 ml,庆大霉素0.5 ml,术后再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继续治疗。4例行Ⅱ期后房型睫状沟人工晶体植入。

    2  结果

    2.1  细菌培养  培养出金色葡萄球菌2例,沙门杆菌2例,阴沟杆菌1例,其余病例未培养出细菌。

    2.2  随访  所有病例随访均超过6个月,35例全部保留眼球,炎症控制,玻璃体不同程度混浊。矫正视力,0.3~0.5者4例,0.1~0.3者10例,光感~0.1者20例,无光感1例,其中4例眼球不同程度的萎缩。

    3  讨论

    对于外源性感染性眼内炎玻璃体切除术有以下几种作用。可获得标本做病原学检查,明确病原体种类,根据药敏结果,术后选择敏感抗生素。术中尽量切除大部分脓性玻璃体,可减少细菌数量和所释放的毒素,减轻对眼内组织,特别是对视网膜的毒性。在手术中,用含有抗生素的灌注液在眼内进行灌洗,以增强抗菌效果。术后血眼屏障功能减退,全身应用抗生素较易渗入眼内,从而提高眼内抗生素的浓度。玻璃体切除术后可减少抗生素的用量和缩短用药时间,减少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2],对儿童病例此优点尤为突出。本组35例儿童术后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诺氟沙星及庆大霉素,平均为10天,未出现不良反应。所以一次性注射器针头致全眼内炎的病例一经诊断明确,应尽早行玻璃体切除术。

    众所周知,儿童白内障术后易发生后发障,眼内炎的病例发生率更高。本组28例采用闭合式玻璃体切除联合晶体切除术,术中切除瞳孔区晶状体前囊膜,保留周边前囊膜,为Ⅱ期后房型睫状沟人工晶体植入创造条件,也预防了后发障的发生。3例人工晶体植入术,人工晶体位置正,未发生人工晶体偏位、日出、日落综合征以及掉入玻璃体腔的现象;术后矫正视力均大于0.3。

    笔者呼吁各医疗单位,特别是农村基层医院、防疫站等医疗机构,用过的一次性废注射器,必须妥善处理,防止流入社会,造成危害。

   【参考文献】

  1 何守志.眼科显微手术.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355.

2 张卯年.玻璃体显微手术学.北京:金盾出版社,1994,155.

(来源:互联网)(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眼内炎)的信息
  热门图文

PUNK女孩的圣诞MAKE S

拯救你扁平脸的立体3D

打造4款尾牙宴时尚妆容

08冬季流行的金色彩妆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