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经验交流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高龄老年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探讨

http://www.cnophol.com 2008-12-31 12:57:14 中华眼科在线

   [摘要]  目的  观察对高龄老年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58例61眼高龄老年性白内障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植入PMMA一体型人工晶体,术后观察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视力:(1)术后第1天<0.1者12眼,占19.7%,0.1~0.4者32眼,占52.5%,≥0.5者17眼,占27.9%;(2)第7天<0.1者5眼,占8.2%,0.1~0.4者19眼,占31.1%,≥0.5者37眼,占60.7%。并发症:术中后囊膜破裂1眼,术后角膜水肿、后弹力层皱褶9眼,炎症反应、前房渗出、房水混浊7眼,均在1周内消退;瞳孔上移2眼;术后黄斑囊样水肿4眼。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龄老年白内障可取得很好的疗效,但要求有术前详细的检查、心理疏导及术者熟练的操作技术。

    [关键词]  高龄患者;小切口;白内障;人工晶体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保健的发展,人类寿命明显延长,伴随而来的高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数量也明显增加,对高龄老年患者白内障的治疗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58例61眼高龄老年性白内障行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分析探讨,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8例61眼高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男23例24眼,女35例37眼。年龄最大99岁,最小80岁,平均86.8岁。术前检查:其中高血压患者17例,糖尿病6例,冠心病4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4例,脑梗死1例,通过内科治疗血压均低于160/95 mmHg,血糖低于8.1 mmol/L,各系统功能稳定,无明显手术禁忌。按LOCSⅡ分级标准[1],晶状体核硬度: Ⅱ级10眼,Ⅲ级30眼,Ⅳ级21眼。

    1.2  手术方法  均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2],术中植入PMMA一体型人工晶体。

    2  结果

    2.1  术后视力  (1)术后第1天<0.1者12眼,占19.7%,0.1~0.4者32眼,占52.5%,≥0.5者17眼,占27.9%;(2)第7天<0.1者5眼,占8.2%,0.1~0.4者19眼,占31.1%,≥0.5者37眼,占60.7%。

    2.2  并发症  术中后囊膜破裂1眼,术后角膜水肿、后弹力层皱褶9眼,炎症反应、前房渗出、房水混浊7眼,均在1周内消退;瞳孔上移2眼;术后黄斑囊样水肿4眼。

    2.3  术后发现原有眼病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例,视网膜色素变性1例,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1例,高血压眼底病3例。

    3  讨论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白内障患者的年龄也将增大,高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也将增加,同时也为白内障增加了一个新的课题――高龄老年患者的手术问题。高龄老人因生理功能衰退,常伴有全身多系统的疾病,对全身及局部的刺激耐受力差;心理也或多或少有一定的障碍,术前要做好心理指导,消除其恐惧心理,充分控制全身各系统疾病,术中进行心电监护及吸氧,使患者充分配合手术。笔者认为:(1)高龄老年人晶状体核随年龄的增长而浓缩、硬化、增大,晶状体核具有大、硬、无皮质或皮质液化,角膜内皮细胞数偏低的特点[3]。另外,随着年龄的增大,晶体悬韧带附着于晶体前囊膜上位置逐渐移向中心,为避免损伤晶体悬韧带,晶体前囊膜截开的直径要尽量的小[4],因而增加了手术难度,手术技术要求较高。(2)角膜内皮细胞是保证角膜透明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逐渐减少。高龄老年患者的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丧失是常见情况,故术后角膜内皮反应发生率较高,术后角膜水肿、后弹力层皱褶9眼(14.8%),术中保护角膜内皮细胞是手术的关键[5]。(3)年龄是影响黄斑囊样水肿发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60岁以上老年人白内障手术后并发黄斑囊样水肿的几率较大;而年轻人并发黄斑囊样水肿的几率较小[6]。高龄老年人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发生率就更高。本组术后黄斑囊样水肿4眼(6.6%),严重影响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是术后低视力的重要原因。(4)高龄患者原有的眼底、视神经的疾病直接妨碍术眼的视力恢复,例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眼底病、老年黄斑病变、视神经萎缩等。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及随着年龄老化,脉络膜静脉的不断硬化和脆弱,都是促进脉络膜上腔出血发生的因素[7],可见高龄老年人是发生驱逐性出血的高危人群。杨为中等[8]报道不同年龄组老年性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存在差别,而且随着年龄增加,尤其是高龄老年患者,术后视力往往欠佳。本组病例视力≥0.5者37眼,占60.7%。

    总之,高龄老年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需注意以下几点:(1)术前详细查体处理全身各系统疾病;(2)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解除心理顾虑;(3)术中操作娴熟轻柔,保护好角膜和后囊;(4)术后积极用药,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同时应用营养药物使视力恢复到最好。

    [参考文献]

    1  Chylack JR.Lens opacities classification system Ⅱ(LOCS Ⅱ).Archives of Ophthamology,1989,107(7):991-997.

    2  岳飞龙,齐锋伟.高度近视眼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眼科杂志,2002,10(1):71.

    3  苏小波.老年性白内障晶体核硬度与年龄关系.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9,17(7):435-436.

    4  王德良.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132.

    5  文玉民,王静.高龄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1,23(4):464.

    6  王德良.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290.

    7  陈林.脉络膜上腔出血.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20(2):87.

    8  杨为中.老年性白内障的术后视力.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8,16(1):55.

(来源:互联网)(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眼科,中华眼科在线,小切口,白内障,人工晶体)的信息
  热门图文

揭密09春夏流行的眼妆

PUNK女孩的圣诞MAKE S

拯救你扁平脸的立体3D

打造4款尾牙宴时尚妆容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