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总结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超声造影与核磁增强的特点,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超声造影与MRI增强的表现,男7例,女25例,平均年龄38.9岁,所有病人均有眼眶超声造影及MRI增强检查。结果 30例超声造影与MRI增强都有肿瘤内不均匀增强,2例不典型病例,MRI增强可依据其他参考指标做出正确诊断,而超声造影则不能提示诊断,但二者观察的角度不同。结论 眼眶超声造影与MRI增强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都有定性诊断的意义,眼眶MRI增强结果准确率高于眼眶超声造影,而超声造影对肿瘤的病理分型有提示作用。
【关键词】 超声造影;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核磁增强
近年来,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成像技术越来越成熟,并不断被拓展到各个学科和领域,本研究探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超声造影检查特点,并与MRI增强对比,总结二者的诊断符合率及各自的优缺点,探讨超声造影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6年9月~2007年12月的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病人32例,术前均有眼眶超声造影及眼眶核磁增强检查,术后均经病理证实诊断,其中男7例,女25例,年龄20~65岁,平均28.9岁。
1.2 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症状为眼球突出,部分病例有眶区胀痛(9例),视力下降(7例)。视力均在0.1以上,其中1.0以上者23例。眼球突出度两眼相差均在4 mm以下。
1.3 手术所见 术中见肿瘤都在眶肌锥内,其中眶尖部肿瘤4例,肿瘤大小:瘤径<1.5 cm者3例,1.5~2.5 cm者2例,>2.5 cm者27例。4例眶尖部肿瘤与周围结构粘连较重,术中出血多,均采用外侧开眶术式,其余眶前部肿瘤粘连不重,均采用经结膜小切口肿瘤摘除术式,1例眶尖部肿瘤术后继发眶内出血,病人术后视力丧失。
1.4 病理资料 32例术后病理诊断都为海绵状血管瘤,显微镜下观察肿瘤内都有较大的、扩张的血窦腔,内层衬以扁平状内皮细胞,间隙中有丰富的纤维组织,但32例肿瘤中海绵状血窦的大小和肿瘤内纤维组织的多少不尽相同,有些窦腔大的肿瘤的纤维组织中有淋巴组织的生长。
1.5 检查方法 32例病人术前2周内行患眼的超声造影检查及MRI增强检查,超声造影应用Acuson Sequoia 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4C1探头,机械指数<0.08。超声对比剂应用Bracco公司Sono Vue冻干粉剂,剂量25 mg,与5 ml生理盐水混合后制成稳定的气体微泡混悬液,质量浓度5 mg/ml,有效成分12 mg/人,单次剂量2.4 ml,通过20 G静脉留置针经肘静脉以团注方式注入,继之快速以5 ml生理盐水冲输液管。MRI增强使用GE1.5T超导型成像机。所有病人常规行自旋回波序列(SE),扫描参数:T1WI:TR 500 ms,TE 20 ms;T2WI:TR 2000 ms,TE 90 ms;层面方向:水平、冠状和矢状。增强扫描在T1WI水平位抑脂像上选择,对比增强剂为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经肘静脉注射。注射剂量为15 ml,注射速度3 ml/s,注射时间约5 s,增强扫描信号采集时间为60 s。
2 结果
2.1 超声造影检查 超声显示:眶内肿瘤,类圆形,边界清楚而圆滑,内回声光点强而密集,透声性中等,轻度可压缩性,从造影剂注入后15 s开始肿瘤内显影,造影剂首先出现在肿瘤的边缘,呈一个或多个小斑点样高亮的增强灶,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小斑点样增强灶像滚雪球样逐渐扩大,向肿瘤中心发展(图1),多个增强灶可融合。增强灶内造影剂达到峰值的时间约在90 s,然后开始逐渐减退,增强灶停止扩大,在本组32例病人中,有25例肿瘤内只有一个增强灶,7例有两个以上增强灶,30例造影剂完全衰退后,增强斑点最终不能扩大覆盖整个肿瘤,峰值过后,造影剂在肿瘤内缓慢减退,增强灶变小、变淡,其减退速度比较缓慢,直到3 min后,肿瘤内的造影剂仍然比周围组织高亮,最终造影剂完全退出肿瘤要等到5 min以后。
另外2例增强时造影剂进入肿瘤速度快,增强斑点可覆盖整个肿瘤,术前检查不能提示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术后对照病理检查,发现这2例血管瘤内血窦腔比较大,纤维组织相对较少,纤维组织内有淋巴组织生长,与普通的海绵状血管瘤有所不同。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