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术中常见问题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我院近两年来进行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374例,探讨术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术中常见的问题依次为出血、泪囊定位不准确、骨孔的大小及骨孔位置偏移、泪囊瓣制作不理想、鼻腔疾病的处理等,术中对这些问题的正确处理有助于我们成功完成手术。结论:熟练的手术操作,熟悉鼻腔及泪道的应用解剖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术中常见的各种问题,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关键词】 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 并发症 处理
近年来,鼻内窥镜下外科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于鼻眼相关疾病的手术治疗中。我们回顾性地收集了我院自200501/200706期间在我院接受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患者374例,对术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本组374例患者男54例,女320例,年龄17~78(平均47.5)岁,病程3mo~20+a不等,其中慢性泪囊炎301例,慢性泪囊炎急性发作14例,鼻泪管阻塞11例,曾在他院进行泪道激光治疗者43例,既往经皮肤切口的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再次泪道阻塞的3例,在他院行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术后再次泪道阻塞2例,其中合并鼻息肉者1例,合并泡性中鼻甲者1例,因鼻中隔狭窄导致术侧鼻腔狭窄2例,有泪道外伤史者2例。所有病例术前泪道冲洗不通畅,术前常规泪道造影检查以了解阻塞部位、泪囊大小、位置及占位情况。
1.2方法
术眼5g/L爱尔凯因滴眼液结膜囊表面麻醉,爱尔凯因肾上腺素棉片术侧嗅裂、中鼻道、中下鼻甲及鼻丘部鼻黏膜表面麻醉,20g/L利多卡因注射液作鼻丘黏膜下浸润麻醉。在鼻内窥镜引导下,用高频电刀在中鼻甲附着处前端偏下约1cm左右泪囊内侧壁作“U”形切口,将鼻黏膜瓣分离并向后推向中鼻道,暴露骨面,用电钻在暴露的骨面上造孔1~1.5cm×1cm,暴露泪囊内侧壁,自下泪小点进泪道探针定位泪囊,在泪囊内侧壁上作“U”形瓣与鼻黏膜“U”形瓣对应相贴,用银夹或钛夹固定两瓣,形成向鼻腔开放的泪囊内侧壁造孔。术中视具体情况选择是否使用硅胶管支撑泪道。术毕常规用碘必殊眼膏支撑泪道。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术眼点抗生素滴眼液,5g/L呋嘛滴鼻液点鼻腔,鼻内窥镜下清理鼻腔内分泌物及血痂及冲洗泪道。使用硅胶管支撑泪道者3mo以上拔管。
2结果
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多数病例术中出血在10~20mL左右,术中出血在20mL以上者79例,达21.1%,其中术中出血最多的1例达200mL。术中寻找泪囊困难者27例,占7.2%,最终未能找到泪囊1例,误钻筛窦1例,经适当处理最终均完成手术,解除泪溢症状。鼻骨造孔位置偏移明显22例,其中10例术后6mo后再次泪道阻塞,剩余12例术后泪道冲洗通畅,泪溢症状缓解,但症状未能完全解除。既往经皮肤切口的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再次泪道阻塞的3例患者及在他院行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术后再次泪道阻塞2例患者术中发现骨孔小且位置明显偏下,骨孔已被增生的结缔组织封闭,术中重新泪囊定位、制作骨孔后常规完成手术,效果满意。术中泪囊瓣制作不理想18例,15例术中使用了硅胶管支撑泪道,取得满意疗效。术侧鼻内疾病4例,其中两例同台先行处理了鼻腔疾病,术后泪溢症状消失,手术效果满意,两例因鼻中隔狭窄导致术侧鼻腔狭窄者未预先处理鼻部疾病手术操作困难且术后天冷时仍有泪溢。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