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临床应用
2.1颞浅血管顺行的额部岛状皮瓣 马显杰等[7]应用以颞浅动脉干额支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下睑基底细胞癌切除后缺损5例,效果良好。阿地力等[8]成功设计此轴型皮瓣面积约为8cm×5cm,修复了同时累及下睑、内外眦角部、鼻部及颧部的病变切除术后的巨大缺损,效果满意。Han[9]利用扩张后的前额皮瓣为上睑缺损者进行修复,与传统方法相比,不仅达到美学效果,而且有效避免了术后上睑挛缩。Yanaga等[10]利用预扩张额部皮瓣联合耳舟移植进行眼睑及眼窝再造取得成功,术后随访1~3a未发现额部皮瓣出现挛缩现象,效果满意。周传德等[11]认为扩张后的额部皮瓣,组织变薄,使修复后的眼睑不再臃肿,供瓣区亦可无张力缝合;同时,组织瓣位置高于欲修复区,加之可靠、有效的内外毗固定,避免了修复后眼睑外翻、下垂畸形的出现。颞浅动脉额支岛状皮瓣由于其自带血供而有较好的生存力,血管解剖变异小,血供丰富,血管蒂长,走行浅,皮瓣厚薄适度,额部皮肤与眶周皮肤质地颜色均相似,是眼部整形较有应用价值的皮瓣[12]。
2.2颞浅血管顺行的顶部岛状皮瓣 郑永生等[13]成功运用颞浅血管顶支供血的岛状头皮瓣重建下睑组织缺损2例,由于头皮质地厚硬,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下睑板的支撑作用,头皮处缺损常可直接拉拢缝合,缺点在于皮瓣需分为两期进行,一期先行毛囊去除术,形成无毛的皮瓣供区备用;二期将该皮瓣掀起并移转至受区。颞浅动脉的顶支和额支可根据需要分别应用,也可同时包括两支在内的皮瓣移植[14,15],优点[16]有:由于血管之间交通支多,无论怎样设计,皮瓣发生血供障碍少;颞浅动脉为蒂的皮瓣血管外径、长度符合手术要求,可用来转位修复眶周软组织缺损;易于确定皮瓣的大小和部位;颞浅动脉行程中有耳颞神经伴行,因此可以感受外来刺激,制成感觉皮瓣;该处皮瓣颜色与眶周皮肤颜色相近,外观效果好。故理论上其为修复眼睑缺损的理想材料,在改变外观的同时应可以最大程度的恢复下眼睑对外来刺激的感觉功能从而对眼球起到较好的保护功能。
2.3颞浅血管逆行的耳前岛状皮瓣 郑永生等[16]报道了设计在耳前鬓角与耳屏间制备,经眶上动脉与颞浅动脉额支的吻合支跨区反流供血的耳前岛状皮瓣,经皮下隧道转移修复眼睑皮肤组织的缺损7例,7例均全部成活,效果良好,术者认为耳前皮瓣的肤色、质地与眼睑皮肤非常接近;供区隐蔽,可直接拉拢缝合,局部影响小;皮瓣有知名动脉供血,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便于推广。Pascone等[17]及李圣利等[18]也曾报道应用耳前岛状皮瓣,以逆行颞浅血管(顶支)为皮瓣血管蒂,成功修复眼睑或鼻部分缺损。朱希山等[19]认为耳前皮瓣动脉血供丰富,组织瓣易成活,但同名静脉与动脉伴行关系不密切或不伴行,仅能依靠动脉周围的毛细血管,静脉回流受限,这就要求形成皮瓣时动脉蒂周围保留一定量的组织,以保证静脉回流。
2.4颞浅血管逆行的耳后岛状皮瓣 采用以颞浅动脉为蒂供血的耳后乳突区跨区反流轴型皮瓣进行手术设计,陈曦等[20]早在2002年报道用耳后乳突区皮瓣修复下睑缺损,疗效满意;周晓等[21]以颞浅动静脉为蒂的反流轴形耳后岛状皮瓣修复8例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所致大面积缺损,取得较好的外形及功能恢复,他们认为该皮瓣血供可靠,血管筋膜蒂总长度达12~20cm,,可通过皮下隧道方便达到眼睑缺损的任何位置甚至对侧内眦部位;供区组织丰富,易于推广使用;皮瓣色泽与眼睑肤色协调一致,皮瓣厚薄适中;供区隐蔽,面积不大者可直接拉拢缝合,面积较大者可采用游离全厚皮片修复。陈容容等[22]认为颞浅动脉顶支通过与耳后动脉的广泛吻合以及发出耳后分支,与耳后乳突区皮肤建立了充分的血运联系,设计了以颞浅动脉供血的耳后乳突区皮瓣可以转移到较远部位,大大扩展了该皮瓣的应用范围。郑健生等[23]应用以颞浅动脉为蒂供血的耳后乳突区跨区反流轴型皮瓣修复颜面部创面,皮瓣切取范围在耳后至发迹前缘皮肤,最大可达7cm×5cm。都说明了以颞浅动脉供血的反流耳后动脉制成以颞浅血管为蒂的耳后乳突区反流轴型皮瓣血供丰富,临床应用安全可靠[24]。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