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晶状体后囊混浊(PCO)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共收治的45例(63眼)先天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眼均行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依术式将患者分为3组:A组11眼超声乳化吸出术后囊抛光术,B组19眼行超声乳化及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PCCC),C组33眼行超声乳化、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AV)。并依患者情况一期或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分析年龄、性别及术式选择对PCO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8±3)个月,63眼中24眼发生PCO,总体发生率为38.1%,发生时间为3周~20个月,平均6.8月。其中各组PCO发生率分别为A组7眼(63.6%)、B组10眼(52.6%)、C组7眼(21.2%)。手术年龄越小,PCO形成的几率越大(P<0.05)。结论 手术年龄小、保持后囊完整是PCO形成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晶状体后囊膜混浊 危险因素
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PCO)是白内障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1]。为探讨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晶状体后囊混浊发生的危险因素,降低其发生率,现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45例(63眼)先天性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年龄、性别、不同术式对PCO的发生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共收治的先天性白内障患者45例(63眼),其中男29例(41眼),女16例(22眼);年龄4个月~18岁,平均年龄5.75岁。其中全白内障25眼,核性白内障23眼,前后极性白内障7眼,膜性白内膜5眼,其他混合型白内障3眼。依术式将本组病例分为3组,A组11眼行超声乳化吸出术后囊抛光术;B组19眼行超声乳化及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posteriorcontinuous curvflinear capsulorhexis,PCCC);C组33眼行超声乳化、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anterior vitrectomy,AV)。术后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8±3)个月。
1.2 手术方法 超声乳化吸出术及后囊抛光术,采用单吸法,皮质吸出干净后,运用注吸器或黏弹剂的钝针头打磨后囊;如果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后,也可旋转人工晶状体,借助光学部的旋转磨擦,来抛光后囊。PCCC是在白内障手术结束、人工晶状体植入前,在后囊正中撕除约3 mm直径开口的一种方法,前房注入黏弹剂,先用截囊针在后囊中央作一小三角形切开,通过三角形开口向后囊下注入黏弹剂,将玻璃体向后推压,然后用撕囊镊自游离端撕除中央后囊,撕除范围在3~4 mm。AV在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完后,用前部玻切头,伸入后囊孔下进行前部玻璃体切除,解除玻璃体与晶状体后表面的接触,在二者之间形成一个液区,最后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依患者情况一期或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IOL均为直径5.5~6.0 m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后房型IOL。
1.3 手术前后处理 所有患者术前3 d均双眼滴抗生素滴眼液,3次/d。术后前3 d术眼滴典必舒滴眼液6次/d,以后逐渐减少次数,共1周。之后滴泰利必妥滴眼液3次/d,每晚复方托吡卡胺滴术眼1次。如果合并葡萄膜炎症反应,给予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2万U及地塞米松2.5 mg及阿托品眼膏散瞳2次/d。
1.4 PCO诊断标准[2] 术后进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及眼底检查。将后囊浑浊情况分为4级:0级,后囊无浑浊,眼底清晰可见;1级,后囊轻度浑浊,眼底可见,无视力下降或仅下降1行;2级,后囊中度浑浊,眼底部分可见,视力下降2~3行;3级,后囊重度浑浊,眼底完全不可见,视力下降超过4行。2、3级具有临床意义,诊断为PCO。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资料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