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2003年对50例50眼白内障成功地实施了改良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V型囊截法)术,并与传统的开罐式截囊法50例50眼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年龄40~89岁,男53例(53眼),女47例(47眼)。改良组(V型截囊法)50例,对照组(开罐式截囊法)5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眼别、白内障选择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
1.2 手术方法 改良组:做角巩膜缘半层切开,长约8mm,在12点处用一次性1ml皮试针头插入前房作V形截囊,暂时保留前囊膜,扩大角巩缘切口,水分离法娩出晶体核,冲洗干净前房皮质,前房注入消毒空气泡,使前囊膜紧贴角膜内皮,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再剪除前囊膜。对照组:开罐式截囊后,撕去前囊膜,其余方法同改良组,全部过程均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
2 结果
2.1 术后视力比较 所有患者均在术后第1天检查视力,从结果看,改良组视力达0.4以上者为68%,而对照组为50%,两组视力差异有显著性。
2.2 人工晶体袢在囊袋内固定形式 观察中可以看出人工晶体囊袋内固定改良组40例(80%),对照组10例(20%),改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经χ 2 检验,P<0.05)。对照组囊内固定成功率低是由于前囊放射状撕裂发生率高,导致人工晶体袢脱出囊袋有关。
2.3 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术中并发症(后囊膜破裂、角膜水肿),改良组中有2眼,对照组中有8眼,均在娩核或囊内冲洗皮质时发生,均顺利植入人工晶体。术后1年并发后囊浑浊发生率:改良组4%(2例),对照组22%(11例)。
3 讨论
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前囊膜截开是重要的手术步骤,而不同的前囊膜截除后囊袋内人工晶体袢固定的可靠性不一,国内外学者 [1,2] 对开罐式研究发现50%术眼的前囊有1个或多个向赤道部放射状撕裂,而这些放射状撕裂正是引起人工晶体不对称固定及后期人工晶体偏位的重要因素。从囊袋内人工晶体袢的固定情况分析,发现开罐式截囊后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时易发生放射状撕裂,导致人工晶体袢进入睫状沟;而V形截囊人工晶体植入能较好地固定在晶体囊袋内,并且不与虹膜睫状体直接接触,减少术后虹膜反应。随着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开展,后囊浑浊逐渐成为影响术后 视力的主要并发症,后囊浑浊是由残存的晶体上皮细胞增生而形成,如何清除晶体前囊下及赤道部残留的上皮细胞是防止后囊浑浊的关键。本文观察两组截囊方式,V形截囊后囊浑浊发生率较开罐组低,可能是与V形截囊法能有效地进行晶体囊及赤道部的充分冲洗清除上皮细胞、后囊抛光有关。截囊方式不同,将直接影响对前囊下上皮的清除,影响后囊浑浊的发生。
需要特别指出的:改良组与对照组相比还有如下优点:虽然两种方法均在显微镜下操作,但改良组术中暂时保留前囊膜瓣,使其在术中紧贴角膜内皮,有利于手术操作中保护角膜内皮,大大减少角膜内皮水肿的发生;另外,改良组还可减轻悬韧带的压力,使其不容易断裂,同时术中不用粘弹剂,而用消毒空气泡维持前房深度,可以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通过两组病例的对照,笔者认为开罐式截囊不适于过熟期白内障,因晶体皮质溢入前房妨碍操作,且用力过强易致晶状体悬韧带断离引起晶体脱位;而V形截囊较适合于成熟期或过熟期皮质性白内障,不受晶体皮质溢入前房的影响。通过调查,基层白内障患者中成熟期或过熟期白内障占有相当比例。因此,V形截囊法是一种适用更为广泛,易掌握,效果确切,较易在基层医院推广普及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林振德,李绍珍,利华明,等.开信封式与开罐式晶体前囊切除的疗效比较.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5,13:153.
2 Assia EL.Aroh ophthalmol,1991,109:6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