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结膜及泪器病 1182 PO0246
兔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及病理观察
梁庆丰 王智群 邓世靖 李然 罗时运 孙旭光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100005
目的:观察兔非结核性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NTM)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及不同时期的病理变化。
方法:利用非结核性分枝杆菌建立兔NTM性角膜炎模型,观察其临床表现,并分别于建模后第5、7、14、21天进行角膜病灶细菌定量培养、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结果:兔NTM角膜炎在感染后第5天角膜组织反应性水肿;第7~14天角膜浅基质层出现多灶性点、片状灰白致密浸润;第21天后角膜新生血管大量增生,白斑形成。病理学观察发现早期角膜基质层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在炎症细胞附近有大量抗酸染色阳性菌NTM的存在;感染中期以淋巴细胞灶性浸润为主,角膜呈坏死和修复并存状态;感染晚期成纤维细胞及新生血管增生明显,组织开始修复。在感染过程中,角膜CD4+、CD8+细胞的浸润逐渐增加,之后逐渐下降。瓣下激素组与其他两组相比,CD4+细胞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NTM角膜炎临床特点为角膜浅基质层多灶性点、片状灰白致密浸润,病变过程中激素的应用可使浸润面积增大;感染病理学改变为早期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中期以淋巴细胞免疫反应为主,晚期则进入炎症消退及组织修复过程;T细胞产生的获得性免疫反应可能在感染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声明:本站独家报道,转载须标明来源“中华眼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