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
1病例报告
患者,女,36岁。自诉8岁时开始出现双眼上睑下垂,渐进性加重,约1a后出现双眼运动受限,并逐渐双眼球完全不能转动,需下颏上抬视物,无复视,并逐渐出现吞咽困难,口语不清,近几年来症状无加重。曾在外院作“重症肌无力”治疗,无效。于2007 02在外院行双眼上睑下垂矫正术(弗盖氏缝线法)。15d后出现眼红、痛、异物感、视力下降,诊为“暴露性角膜炎”,行拆除、矫正、缝线、抗炎等处理,眼红、眼痛,异物感症状消失,但视力无明显好转,转入我院就诊。自诉无家族史。体格检查:神智清楚,检查合作,面肌无力;双鼻唇沟对称,软腭上提功能可,咽反射减退,伸舌居中;四肢肌张力稍低,肌力Ⅳ级,无肌肉压痛。腱反射(+),躯体感觉正常,脑膜刺激征()。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3,左眼视力:0.3。双眼均重度上睑下垂,右眼遮盖角膜6mm,左眼遮盖角膜7mm,双眼瞳孔区可见角膜白斑,眼后节未见异常。眼位:映光,10°,眼球完全不能运动,呈固视状态。被动牵拉试验:有明显抵抗。Bell氏现象阴性。新斯的明试验:阴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无异常,头颅CT未见异常。诊断:(1)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2)双眼角膜白斑。
2讨论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chronic progressive external ophthalmoplegia)又称Von Graefe眼病,是一种罕见的眼球运动障碍疾病,为慢性进行性、双侧性、以上睑下垂开始,逐渐出现眼球运动障碍,最终眼球固定不动[1]。其病变部位可能在肌肉、神经肌肉结合处、末梢神经及脑神经核[2]。其病因是由于肌肉病变还是神经系统病变尚有争议,致病因素可能有外伤、毒素、退行性病变、传染因子、遗传性疾患及肿物[3]。其中约1/2患者有阳性家族史,也有散在病例。发病年龄幼儿~50岁,多为30岁以前发病,但据国内文献的散在病例报道多为30岁左右。本病的临床特点是:双眼由上睑下垂开始,逐渐出现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向各方向运动均有障碍,最终眼球固定在正中位或外斜位,不能转动。瞳孔不受影响,一般无复视。除眼外肌麻痹之外,还可能伴有咽部和四肢的肌肉麻痹,而以累及面肌和吞咽肌的较多,故又有眼咽肌营养不良(oculopharyngeal muscular dystrophy)、眼咽远端肌肌病(oculopharyngodistal myopathy)及下行性眼外肌肌病(descending ocular myopathy)等名称。从本例的发病年龄及上睑下垂、眼球运动的临床症状来看,符合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病的诊断,但本例的发病年龄偏小,较国内文献报道的年龄有较大提前,并同时伴有咽部吞咽的困难与发音口齿不清及重度双眼上睑下垂、眼球固视等症状,实为罕见。目前对本病的治疗尚无好的办法。只能根据病情的不同做对症处理,上睑下垂严重者,可用支架眼镜抬高上睑视物,若要行手术治疗需根据Bell氏现象是否存在以及强弱而采取不同的手术。如果患者Bell氏现象消失,不宜手术,否则易发生暴露性角膜炎的危险,本例就是一个教训。如果Bell氏现象存在,也应采用低矫为宜。
【参考文献】 1李凤鸣.眼科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904
2张方华,孔令媛.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三例.中华眼科杂志1986;22(1):53
3 Garner A , Klintworth GK . Pathobiology of ocular disease : a dynamic Approach . part B . New York : Marcel Dekker 1982:16221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