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光环境改变对人眼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200511/200611随机调查哈萨克族人427例828眼,年龄40~60岁,其中牧区哈萨克族人279例546眼,主要以自然光为主要照明方式,城市哈萨克居民148例282眼,以人工光源为主要照明方式,且光照时间延长,对调查对象进行裸眼视力检查和屈光状态检查等。结果:城市哈萨克族人裸眼视力19.1%(54眼)为0.4~0.5,20.9%(59眼)为0.6~0.8,17.7%(50眼)为1.0以上者。而牧区哈萨克族人裸眼视力25.1%(137眼)为0.6~0.8,58.4%(319眼)在1.0以上。两组人群裸眼视力≥1.0者,人群分布有显著性差异。城市哈萨克族人屈光度多分布在平光和4.0之间,而牧区哈萨克族人屈光度多分布在+2.00D~2.00D之间,两组人群屈光度为+2.00D~平光和≤3.00D以上者,人群分布有显著性差异。城市哈萨克族人日光灯为主要的照明光源,70.9%(105例)人工光源照射超过6h。牧区哈萨克族人主要在室外活动,以自然界全光谱自然光照明为主,75.3%(210例)户外活动时间超过9h以上。结论:光环境的变化可能是引起近视发病率增高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光环境 屈光不正 视力
0引言
近视是全球关注的问题,有关其发病机制还不明确。我们对新疆伊犁哈萨克族两组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眼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这两组人群由于光照因素引起视环境不同,这为探讨视力状况和差异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我们选取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哈萨克族人群进行调查研究,这里一部分哈萨克族人仍生活在牧区,以自然光照为主要生活方式,人工光源照明时间很短;而另部分哈萨克族人迁入伊犁市,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大多活动在室内,主要以人工光源照明为主,并且照明时间明显延长;而这两部分人群基本保持了原有的饮食习惯,因此这两组不同视环境的同一种族人群恰好符合了我们观察目标。我们随机调查哈萨克族人427例828眼,年龄40~60岁,其中牧区哈萨克族人279例546眼,平均年龄47.3±1.4岁,男161例313眼,女118例233眼,城市哈萨克居民148例282眼,平均年龄50.3±1.8岁,男67例124眼,女81例158眼,进行眼部常规检查及问卷调查。因其它眼病而影响视力者不作为调查对象。
1.2方法
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由眼科医师行裸眼视力检查,并对眼部情况行常规检查。所有调查对象均行屈光检查,采用自动电脑验光仪验光。对所有调查对象询问其户外活动时间、睡眠时间、照明时间以及照明光源类型(白炽灯、日光灯、蜡烛光、火把)等情况。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对两组计量资料行χ2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裸眼视力
城市哈萨克族人裸眼视力分布相对比较均匀,其中19.1%(54眼)视力为0.4~0.5,20.9%(59眼)视力为0.6~0.8,17.7%(50眼)视力为1.0以上者。而牧区哈萨克族人裸眼视力分布呈明显特点,主要集中在0.6以上,其中25.1%(137眼)视力为0.6~0.8,58.4%(319眼)视力在1.0以上者(表1)。两组人群裸眼视力为LP~0.5和≥1.0者,人群分布有显著性差异。裸眼视力为0.6~0.8者,分布无明显差异。表1城市及牧区哈萨克族人裸眼视力分布眼(略)
2.2屈光状态
城市哈萨克族人屈光度相对较多分布在平光和4.0之间,其中15.2%(43眼)为平光,23.1%(65眼)为≤2.00D,19.1%(54眼)为≤3.00D,12.1%(34眼)为≤4.00D。而牧区哈萨克族人屈光度分布呈集中趋势,主要集中在+2.00~2.00D之间,其中44.3%(242眼)为平光,30.8%(168眼)为≤+2.00D,18.5%(101眼)为≤2.00D(表2)。两组人群屈光度为≤+2.00~平光和≤3.00D以上者,人群分布有显著性差异。表2城市及牧区哈萨克族人屈光度分布眼(%)
2.3照明光源与时间
城市哈萨克族人主要在室内活动,日光灯为主要的照明光源,70.9%(105例)人工光源照射超过6h。牧区哈萨克族人主要在室外活动,以自然界全光谱自然光照明为主,75.3%(210例)户外活动时间超过9h以上,86.7%(242例)室内人工光源照明时间仅为1~3h(表3),白炽灯为主要照明光源,调查中还有2例使用油灯照明。表3城市及牧区哈萨克族人人工光源照明及户外活动时间比较例(%)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眼所处的视环境也发生明显改变,视环境中的光污染可分为3种:(1)室外视环境污染,如典型的是玻璃幕墙;(2)室内视环境污染,如室内不良的光色环境等;(3)局部视环境污染,如书本纸张、电脑等。眼是光作用的靶器官,“强光弱色”的“人造视环境”可影响视功能。据调查我国大、中学生近视率达70%以上,有关专家认为“视环境是形成近视的主要原因,而不是用眼习惯”。本调查结果显示牧区哈萨克居民主要在室外活动,牧区视野开阔,以自然光照为主,人工光源照明时间很短。而城市哈萨克居民主要活动在室内,视野狭小,日光灯是主要的照明光源,长期接受日光灯循环照射。可见两组哈萨克人群视环境已发生明显改变:(1)照明光源改变:城市哈萨克族人以日光灯为主要照明光源,牧区哈萨克族人接受自然界全光谱自然光线照射,人工光源与自然光光谱不尽相同;(2)光照时间改变:城市哈萨克居民接受人工光源照明时间明显延长;(3)光环境改变:城市哈萨克居民室内装修采用瓷砖和白粉墙,使用的书簿纸张越来越光滑,牧区哈萨克居民多见草地、帐篷,据测定,光滑的粉墙和洁白的书簿纸张的光反射系数高达90%,比草地、森林或毛面装饰物面的反射系数高出10%左右[1]。本调查结果显示城市的哈萨克族人近视发病率明显增高,仅18%(50眼)视力为1.0以上,而牧区哈萨克族人58.4%(319眼)视力在1.0以上者。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近视的病因非常复杂,大量文献从不同方面阐述其发病机制,包括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2,3]、种族因素等。对于单纯性近视,不同种族中,遗传因素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在同一种族中,环境因素则起着重要作用。造成近视眼的环境因素比较复杂,包括近距离作业、阅读习惯、营养和疾病等。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单纯性近视眼发生率与近距离工作量有关,近距离工作量大,近视发病率较高[4]。可见眼科学者大都将近视归因于大量的近距离工作,不良的近距离用眼习惯,以及遗传因素等,还未见从“不良的光环境、不科学的使用光源”角度来探讨近视的成因。200708 Medical News Today发表以色列资深眼科医师Yossi Mandel博士的一项研究预测称:如果您的孩子出生在冬天或秋天,那么他一生将有较好的视力。8月份Ophthalmology杂志上发表一项研究结果,发现出生于6,7月份的婴儿成年后发生高度近视的几率比出生于12,1月份的婴儿高24%,研究人员认为过早暴露于自然光线可能会产生长期影响,增加孩子患近视的可能性。并推测该机制可能与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有关,人在夜间睡眠状态时,脑松果体分泌大量的褪黑激素,但天亮后或有光刺激视觉时,褪黑激素就会停止分泌,6,7月份日照时间长,褪黑素分泌减少,可能会导致眼轴拉长,发生近视。该研究首次提出光环境改变、光照时间延长可能是导致近视是重要原因之一。我们调查的城市和牧区哈萨克族人都保留着相同的、原有的饮食、文字文化等民族习惯,城市哈萨克居民使用人工光源照明,照明时间延长,人工白昼时间变长,牧区居民主要以自然光为照明光源,基本遵循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城市哈萨克人群近视发生率明显高于牧区人群,同一种族的两组不同人群,屈光状态明显不同,我们认为环境因素起决定作用,分析两组人群调查结果的差异,我们发现两组人群使用光源不同、照明时间不同,屈光状态不同,因此,我们推测不科学的使用照明与近视发生率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不良的光环境、不科学的使用光源可能是近视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次调查结果与以色列研究小组得出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已知光照影响褪黑素的分泌,但褪黑素是否为调控近视发生的因素还需进一步证实。本调查中人工光源改变了城市哈萨克居民的光环境,同时也改变了他们的工作及生活方式,视觉活动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城市哈萨克居民大都活动在室内,接受人工光源照射时间明显延长,近距离工作增多,他们可能花大量时间在看电视、上网、玩电脑、看书等,眼更多的是处于室内人工光源环境下的视近、固定调节、近注视为主。牧区哈萨克居民主要进行户外活动,自然光为其主要照明光源,生活和工作的地域很广,牧区视野开阔,眼处于视远、交替调节、追逐视为主。由此我们也可认为人工光源改变了城市哈萨克人群的视觉活动方式,从而导致近视发生率增高,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因此我们也不能排除光环境改变仅是一个诱发因素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王亚军.光污染及其防治.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4;4(1):5658
2 Liang CL,Wang HS, Hung KS, et al. Evaluation of MMP3 and TIMP1 as candidate genes for high myopia in young Taiwanese men. Am J Ophthalmol 2006;142(3):518520
3 Hammond CJ, Sneider H, Gilbert CE, et al. Genes and environment in refractive error:the twin eye study.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01;42(6):12321236
4陈茜和,廖宇洁.应届高中毕业学生视力及屈光状态分析.国际眼科杂志2005;5(5):104310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