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以巩膜池术式治疗青光眼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51例60眼,采用巩膜池手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资料。结果 应用巩膜池治疗青光眼51例60眼中56眼为一次手术成功,成功率93.3%,术后视力提高55眼(91.7%),术后视力不变4眼(6.7%),术后视力下降1眼(1.7%)。结论 巩膜池手术治疗青光眼操作方便、准确、损伤小、复发率低。
【关键词】 巩膜池;小梁切除术;眼科超声生物诊断仪;青光眼
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病之一[1],分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是我国常见致盲病种之一,治疗方法以手术和药物治疗为主,本文所探讨的是以手术治疗为主,尤其近年来我院采用巩膜池术式治疗青光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1例60眼,男37例39眼,平均年龄(41.25±11.30)岁,女性14例21眼,平均年龄(55.25±9.87)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47例52眼,开角型青光眼4例8眼;视力0.06~0.8;IOP 22~60mmHg,平均28mmHg;UBM、视野、眼底有改变者47例50眼。
1.2 诊断标准 采用1987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光眼组制定的青光眼诊断标准。
1.3 方法
1.3.1 术前准备 检查裸眼及矫正视力,眼前段裂隙灯检查和直、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UBM(眼科超声生物诊断仪)检查、电眼压计、视野计及暗室+俯卧试验检查。
1.3.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洗眼、表麻、消毒、包头及铺巾,在眼球正上方作结膜瓣,钝性分离、电凝止血后,以角巩膜为基底作3mm×4mm的梯形巩膜瓣,厚约1/3巩膜厚度,剥离至透明角膜,在透明角膜前2mm作一2mm×2mm的巩膜分瓣,厚度1/3巩膜厚度,剥离至透明角膜,切除巩膜分瓣下部分小梁组织,做虹膜根切,巩膜瓣间断缝合2针,球结膜瓣缝合1针。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成功:巩膜池术后眼压不升高,滤过泡存在,无粘连,阿托品试验为阴性,房角无进行性粘连,视野无进行性损害,UBM检查滤过泡完好,滤过道存在,虹膜根切口存在;无效:巩膜池术后眼压升高,阿托品试验为阳性,或房角进行性粘连,视野进行性损害,UBM检查滤过泡未形成,滤过道消失。
2.2 治疗结果 应用巩膜池治疗者青光眼51例60眼,56眼为一次性手术成功,成功率93.3%。术后视力提高55眼(91.7%),术后视力不变4眼(6.7%),术后视力下降1眼(1.7%)。UBM检查无滤过泡及滤过道消失4眼,虹膜根切口存在60眼,达到预期的效果。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51岁,汉族,干部。主诉“双眼胀痛、视物不清20天”急来我院,眼科门诊行UBM检查后确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查视力R 0.1、L 0.1、IOP均>60mmHg,给予巩膜池术式治疗青光眼,术后10天查视力R 0.5、L 0.6、IOP眼压R 12mmHg、L 15mmHg,患者非常满意。
4 讨论
巩膜池手术实际上是小梁切除术中术式的改进[2,3],也称瓣中瓣,以往的小梁切除+虹膜根切术式,术中必须用5-FU处理切口3min,之后用盐水彻底冲洗,以防止切口粘连。但即使这样处理,术后滤过泡粘连的几率也很大,致使滤过泡未能形成,加重患者的痛苦和负担。而巩膜池术式术中不使用5-FU,术后成功率在93.3%,无粘连及滤过泡形成。它操作方便、准确、术中损伤小、术后青光眼复发率低,从我们的临床效果可见,巩膜池术式治疗青光眼较小梁切除术有很大的改进,但手术要求术者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切不可盲目操作,造成患者的损伤,致使更多的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舒心,刘磊.青光眼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32-138.
2 王卫群.青光眼滤过手术的发展和评价.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9,23:156-160.
3 袁援生.第四届全国青光眼学会论文汇编(杭州),1990,923.
作者单位: 028000 内蒙古通辽,通辽市科区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本文来自: 中国眼网(www.eyenet.com.cn)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eyenet.com.cn/columns/news/3470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