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经验交流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彩超在玻璃体后脱离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http://www.cnophol.com 2009-9-8 10:19:48 中华眼科在线

  【关键词】  彩超 玻璃体后脱离 诊断 鉴别诊断

  玻璃体脱离为玻璃体的境界层与视网膜内界膜之间的脱离。玻璃体脱离以玻璃体基层部为界分为玻璃体前脱离和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 PVD),以后脱离最常见。本次研究PVD的超声特征及其鉴别诊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9月至2008年7月丽水市人民医院万丰院区收治的31例PVD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35~68岁,平均(54.10±2.13)岁。

  1.2 方法 应用LOGIQ5PRO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由美国GE公司生产),探头频率为7.5~10MHz。变频探头轻置眼睑上进行多方位扫查,调节深度增益和TGC旋纽可获得满意图像,观察球内回声情况,适时嘱病人转动眼球,以了解球内结构、运动和后运动,以及彩色多普勒的血流分布情况。回顾31例PVD患者声像图表现特征,进行分型,同时与其他球内膜状光带疾病相鉴别。

  2 结果

  31例PVD包括:完全性PVD15例、不完全性PVD16例。完全性PVD表现为连续的条状光带,不与眼底光带相连,动度及后运动明显(见封二图5)。15例高频彩超术前均确诊;部分性PVD,即部分性后脱离,表现为与视网膜相连的条状光带,为中强回声,光带连续、光滑,呈弧形,动度大,后运动明显(见封二图6)。14例具有典型声像图表现而确诊,另2例因弧形光带前方暗区内见较多絮状和条状回声,且眼球转动后,絮状和条状回声运动明显,而误诊为玻璃体出血伴机化。这两种PVD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olor Doppler Flow Image, CDFI)表现玻璃体内条状回声带上无血流信号。超声诊断符合率93.55%(29/31)。

  3 讨论

  彩色多普勒已成为诊断眼疾的重要检测手段,正常玻璃体呈凝胶状态,专科检查较容易诊断。但随着生理或病理改变,如光介质浑浊时,给检查带来了困难,超声能很好地为临床及专科检查提供可靠诊断信息,丰富和弥补专科检查的不足。由于年龄增长、高度近视、胶原纤维和透明质酸性变性,即凝胶液化、融合,达到黄斑前玻璃体后界膜,使后界膜破裂,液体涌入视网膜-玻璃体间隙[1],即形成PVD。病变程度随液性玻璃体涌入间隙量的增加而增加,玻璃体液化的量越多,发生PVD的机率越高。由于PVD具有特异性超声表现,诊断准确性高,本次研究的符合率为93.55%。

  完全性PVD即玻璃体后界膜与视网膜内界膜的分离,范围从后极部到锯齿缘区(玻璃体基底部),是一急性进展过程。本次研究中15例PVD,均属于这种情况,声像图表现为眼球后方连续的弧形条状光带,不与眼底光带相连,动度及后运动明显,条状回声带上无血流信号。由于声像图的特异性高,15例完全性PVD均在术前明确诊断。

  部分性PVD是指玻璃体后界膜与视盘、黄斑周围、大血管旁或视网膜变性处内界膜部分粘连而与眼底光带相连,并跟随眼球运动而呈现显著运动,且眼球运动停止,病变仍有运动,即后运动试验阳性[2]。本次研究16例,均表现为与视网膜相连的连续条状光带,光滑,呈弧形,动度大,后运动明显,玻璃体条状光带上无血流信号。其中2例弧形光带前方暗区内见较多絮状和条状回声,眼球转动后,这些絮状和条状回声运动明显,由于开始检查时的经验不足而误诊为玻璃体出血伴机化,其他14例超声诊断明确。

  PVD的超声检查时注意与其他眼内膜状光带鉴别,如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玻璃体机化膜等进行鉴别。视网膜脱离时玻璃体内强回声光带呈凹面向前的“V”,后运动阴性。CDFI检查光带上可见与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相延续的血流信号,频谱形态与视网膜中央动静脉完全相同。脉络膜脱离玻璃体内可见多个弧行光带与球壁相连,凸面向玻璃体,眼球向鼻侧转动,玻璃体内可呈现连续的多弧行光带,即“玫瑰花征”阳性。脉络膜全脱离显示“X”行,中部相吻合[3],光带上可见血流信号,呈动脉型血流频谱,与睫状后动脉相似。玻璃体机化膜光带形态不规则,弯曲且呈分叉状,粗细不等,回声强度不一,边界欠清晰,与球壁单一接触,后运动明显,多个粘连点时,则后运动不明显。CDFI机化膜内无血流信号。PVD有其典型的超声改变,根据图像的静态特点,结合实时动态观察及立体思维判断,以现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置的高频探头,能准确的诊断PVD,尤其是当眼内透光介质浑浊时,可给临床检查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

  【参考文献】

  1 王志良, 张皙. 玻璃体后脱离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2001. 25(6):364-368.

  2 张缙熙, 姜玉新. 表浅器官及组织超声诊断学[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2. 12-15.

  3 周永昌, 郭万学. 超声医学[M]. 第3版, 北京:科学文献技术出版社, 1999. 310-311.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彩超,玻璃体后脱离,诊断,鉴别诊断)的信息
      热门图文

    阻击生命中第一条皱纹

    几个拯救肉泡眼小窍门

    让30岁女人轻松远离“

    一分钟和熊猫眼说拜拜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视力网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近视眼治疗寻医问药
    全球医院网保健浙江眼科网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