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论文汇集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保存羊膜与生物羊膜在眼表碱烧伤中应用的疗效比较

http://www.cnophol.com 2009-9-10 10:47:42 中华眼科在线

    2  结果

    2.1  随访情况

    保存羊膜组术后随访4~13个月,平均7.3个月。生物羊膜组术后随访5~12个月,平均8.7个月。

 2.2  术后症状

    所有患者均有明显的眼痛、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出现,除出现羊膜过早溶解脱落的患者外,余患者均在1周内缓解好转。2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2.3  羊膜植片成活

    2组中均有患者在术后3~14d出现羊膜早溶、脱落。2组比较,保存羊膜组31眼中有1眼,生物羊膜组29眼中有3眼,无显著性差异(P=0.5573>0.05)。行二次羊膜移植后手术都成功。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4  角膜上皮愈合

    随访3个月,所有患者角膜上皮修复覆盖全角膜,荧光素染色阴性。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2.5  角膜新生血管生长

    术后裂隙灯下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生长情况。随访3个月,保存组31眼中有新生血管生长2眼,生物组29眼中有新生血管生长2眼。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6536>0.05)。

    2.6  术后视力

    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视力比术前均无下降。保存组有28眼、生物组有25眼视力>0.1。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9252>0.05)。

    2.7  并发症

    随访3个月,两组无1例产生继发感染和排异反应。角膜斑翳:保存组7眼、生物组8眼2组比较(P=0.8814>0.05)。角膜白斑:保存组2眼,生物组1眼,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9527>0.05)

    3  讨论

    碱烧伤时,因碱与组织中的脂类快速发生皂化反应,释放大量炎性因子及胶原酶,角膜基质层发生溶解,使碱液迅速穿透组织向深层渗透,甚至产生角膜穿孔,虹膜萎缩、白内障和青光眼而失明,因此危害严重。近年来临床上广泛运用羊膜于眼表重建,已被证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羊膜之所以能达到治疗目的,与其独有的生物学特性有关:(1)羊膜是一种透明、有一定韧性且无神经、血管和淋巴管的组织,抗原性甚微。移植后少有排斥反应。羊膜含有人体中最厚的基底膜,可以产生多种生长因子促进上皮细胞长入,增强上皮细胞的粘附性,促进上皮的分化增殖,抑制上皮细胞凋亡。(2)抑制炎症、纤维组织增生和新生血管形成。羊膜中含有抑制细胞因子表达和调节细胞凋亡的成分,可以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从而发挥抗炎作用。同时,由于抑制了炎症细胞,使其难以诱发释放白细胞介素21及前列腺素,从而抑制角膜基质细胞胶原纤维的过度增生及新生血管的形成,阻止角膜新生血管及瘢痕的形成。

    通过比较,可以看到生物羊膜和保存羊膜对于眼表碱烧伤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两者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

    医院自行剥制低温保存羊膜,方法繁琐,对其制品的微生物控制手段有较大的随意性,且像HIV病毒存在窗口期,也就意味着一次常规的病毒抗体筛查可能无法完全排除所有的受感染母体。除了在保存羊膜的取材和制备过程中必须保证微生物安全性,在保存过程中无菌控制同样重要。作为生物制品、作为移植的供体,羊膜的微生物安全性应有严格的质控标准。这些正是医院自行制备保存羊膜无法提供的[2]。

    生物羊膜主要结构是人类胎盘的基底膜胶原组织、与新鲜和低温保存羊膜成分完全一样。更主要的是它克服了低温保存羊膜被污染的可能性,为临床运用提供了合法性和科学性,明显减轻了由于羊膜问题而引发医疗纠纷的可能性。可随时取用,在常温下能保存1年,无毒副作用,安全方便[4]。

    【参考文献】

    1 朱向红,刘朝晖. 低温保存羊膜在眼表疾病中的应用.眼科新进展,2006,26(6):460~461.

    2 张琪,赵敏,陈淑惠,等. 羊膜制备与保存中的微生物安全性研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6,31(2):208~210.

    3 万修华,姚克.羊膜移植在重建健康眼球表层中的应用.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9,23(2):109~113.

    4 孙立魁,辛仁东.生物羊膜亚慢性毒性研究.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7,31(1):48~51.

上一页  [1] [2]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保存羊膜,生物羊膜,眼表碱烧伤,羊膜移植)的信息
      热门图文

    秋日明眸护理点睛之术

    阻击生命中第一条皱纹

    几个拯救肉泡眼小窍门

    让30岁女人轻松远离“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视力网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近视眼治疗寻医问药
    全球医院网保健浙江眼科网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