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国内外治疗白内障最先进、效果最好的方法,其特点是切口小,无需缝合、角膜散光小、术后视力恢复快。随着手术不断改进和完善,术前评估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有新进展,现介绍如下:
1 术前评估
1.1 全身状况需达到手术要求方能择期手术 如心电图、体温、x线、血糖和血压尤为重要,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1.2 眼部特殊检查 AB超、角膜曲率、人工晶体度数测量、眼轴长度等,因为这些数据可决定手术和预测手术后效果。眼轴短于22mm,前房通常浅,手术操作空间小,乳化头与角膜内皮之间清晰度差,易损伤角膜内皮,也易于撕破晶体囊膜;眼轴长于25mm,术后视网膜脱离发生率高,手术中报告手术医生眼轴长度提示医生个性操作技巧作用。
1.3 术前散瞳前后均应测眼压,如眼压高应遵医嘱应用降压药,避免高眼压给手术带来困难减少术后并发症,术前眼压低应报告医生,便于选择个性化手术方案。
1.4 眼部准备完善 除外眼、面部的炎症,预防性应用抗生眼药水、术前冲洗泪道、其目的是除外感染性病灶,防止外源性感染所致眼内炎。
1.5 术眼眼位固定训练 眼位固定是手术成功重要保证,如果患者过于紧张,频繁瞬目,眼球固定不良,则不利于手术进展,甚至出现后囊破裂、虹膜损伤。故术眼眼位固定非常重要。具体方法:嘱病人平卧,双眼直视正前方,尽可能长时间保持眼球固定不动,训练3次/天,30秒/次。
1.6 术前充分散瞳 瞳孔大小是手术能否顺利完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选择药物为复方托品酰胺,方法为术前30min,每5min滴眼1次共3~5次。
1.7 心理护理 安排表达能力好,对病人亲和力强的护士介绍手术方法即白内超声乳化加人工体植入是较新眼科技术,表面麻醉损伤小,修复快,无疼痛等特点。消除紧张、焦虑情绪,使手术顺利进行。
2 术中配合
2.1 灌注液高度、温度、输液器及灌注液的配制 顺利完成乳化过程的基本条件是保证前房足够深度和持久稳定,取决于恒定眼内压[1]。前房深度满意,说明灌注高度适宜,灌注瓶液高度在45~80厘米。手术期间,当眼压突然下降,如得不到及时的液体补充,直接的结果是后束破裂和角膜内皮损伤,所以连台手术时,必须保证瓶中有足够的灌注液,否则将造成不可挽救灾难[2]。灌注液的温度原则为不结晶冷藏液,目的是保证角膜内皮下不受损伤,减少角膜雾化作用,提高角膜透明度,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及减轻术后反应。常用灌注液是林格氏液加副肾0.1ml加庆大2万u,减少术中出血延长麻醉时间,增加散瞳持续作用。预防感染性眼内炎。
2.2 表面麻醉 采用表面麻醉施行手术是超乳手术的—大进展,常用表面麻药物是爱尔卡因,可以减少局麻并发症。
2.3 手术体位与手术单铺放 头部固定垫的使用,根据人体解剖特点,保证头部、颈部、身体仰卧位时在一水平直线上即生理功能位。方法:将头部固定在海绵圈内,颈部卧于凹形扇面上,使头部保持相对稳定。
2.4 手术室 手术显微镜照明亮度的调节,避免过强照明,根据手术步骤的要求进行照明亮度的调节,如撕束时要求有更好的能见度及明亮的红光反射,故此时要将手术间的灯光关闭,有暗室效应时才能产生红光反射的效果,利于环形撕束。
2.5 主机面极负压、流量、能量不同乳化阶段的设定 根据主机性能要求设定方可,必要时按手术医生个性化要求设制,但需了解和掌握主机性能方可使用。影响负压调整的常见因素:①管道堵塞、输液管、针头常被胶塞碎屑堵塞,②输血器的质量也能影响负压,需选用质量好的输血器做灌注管。③硅胶管的老化、漏气、产品质量均可影响影响负压。因硅胶管价格昂贵,均为进口。所以,用后需要洗涤,防止锐器刺伤,发生不易发现的漏气。
2.6 术毕,结膜下注入庆大霉素、地塞米松,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减少膜结膜穹隆部的菌群、预防感染性眼内炎。 3 术后护理
3.1 手术当日卧床休息,多关心病人,特别做好病人生活护理安全防护工作,室内摆设简单、整洁、日常用物放在病人熟悉容易触摸的地方,详细解答病人提出的有关问题。 3.2 加强眼部防护 瞩病人切勿搓术眼戴安全眼罩,防止眼部外伤碰撞而出现出血、伤口裂开等并发症。
3.3 嘱咐病人术后不要直视光源,保证室内光线柔和,术后早期勿看电视,避免强光照射眼部,防损伤视网膜。
3.4 保证术部敷料干燥,做好有关病情观察,注意有无眼胀、头痛、恶心、呕吐,出现异常报告医生,防止术后感染及继发性青光眼发生。并保持大便通畅,瞩病人勿用力排便、低头。避免重体力劳动和用力咳嗽、大声说笑,免眼压增高出现出血、伤口裂开等。
3.5 术后第一天,视力测定,评价角膜切口牢固度,前房深浅,前房炎症反应。常规给碘必殊,滴眼前后均要洗手,滴眼时手及药水瓶勿触及眼球及角膜,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出现交叉感染。
参考文献
1.孙文娟,魏雪芳,曾艳平.表面麻醉下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护理配合[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8):494~495
2.孙弘.颌面显微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