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9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结果:显效17例,有效2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达81.6%。结论:血府逐瘀汤可以有效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 视网膜静脉阻塞/中医药疗法
笔者自2004-2007年以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49例,获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4-2007年我科共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49例49眼,其中男27例,女22例;年龄最大者79岁,最小者40岁;发病时间最长2个月,最短2d。
2 治疗方法 以血府逐瘀汤为主,并随证加减。处方:柴胡、当归、生地、赤芍、桃仁、红花、枳壳、川芎、桔梗、川牛膝、炙甘草,水煎服,每日1剂。早期适当加用凉血止血药物,如三七粉、生蒲黄等;中期以活血化瘀为主,加重活血化瘀药量的使用;晚期适当加用软坚散结药物,如煅牡蛎、三棱、莪术等;眼底有渗出、视网膜水肿者,适当加用利水渗湿药物,如茯苓、泽泻、车前子等。连续观察6周。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显效:视力提高4行以上或眼底出血基本吸收;有效:视力提高2-3行,眼底出血大部分吸收;无效:视力增减1行,眼底出血吸收不明显。
3.2 治疗结果 49例中,显效17例,有效2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达81.6%。
4 讨论 视网膜静脉阻塞属祖国医学“暴盲”范畴,医家分型众多,而笔者观察临床以气滞血瘀型居多。血府逐瘀汤为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为中医治疗“血瘀症”的代表方剂。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柴胡、枳壳疏肝理气,气行则血行;川牛膝祛瘀血,引血下行;桔梗载药上行,直达病所。现代医学认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病因与血管壁的改变、血液流变性的改变和血液动力学改变有关。而本方活血化瘀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影响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浓、粘、聚、凝状态[1]。现代医学证明:活血化瘀药能增加氧的扩散,增加毛细血管增生和延伸,消除水肿[2]。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能抑制血小板的凝集,降低血液黏度,扩张血管,改善血管的通透性,改善微循环而达到治疗的目的[3]。 视网膜静脉阻塞根据阻塞的部位可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和视网膜半侧静脉阻塞。根据阻塞的程度可分为:缺血型和非缺血型。在这49例患者当中治疗无效的9例均为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者。故缺血型患者还要根据FFA结果,配合激光治疗封闭无灌注区预防新生血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吴启富.血府逐瘀汤的作用机理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90,(4):28.
[2]李寿玲,邓亚平.活血化瘀治疗实验性眼内出血的病理研究[J].眼底病杂志,1991,7(2):141.
[3]金贵玉.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250.
|